許多媽咪在產後除了擔心寶寶的健康之外,都會發現產後多少會有一些自體內排出的分泌物,而不論是自然產或剖腹產,會陰的護理及惡露都是需要格外注意的。然而惡露又是什麼?又該如何有效護理與清潔,才能達到產後放心又安心。
產後自然現象 了解它就不怕
惡露其實不「惡」
惡露在英文裡俗稱「Lochia」,在台灣大家都統稱「惡露」,雖然光聽名字就覺得令人害怕,其實台大醫院產科科主任李建南表示,惡露其實是屬產後的自然反應,每個媽媽在產後都或碰到,只是量的多寡並伴隨不同的情況。自產後胎盤剝離後的血管出血,而產後子宮內的所殘留的血清、白血球、黏液、細菌和組織等相關混合而成的分泌物,經陰道脫落排出的過程所致。一般來說,正常的惡露顏色從一開始的暗紅色到之後的淺紅色,之後再變成乳白色或黃色,內容也會從一開始的黏稠狀到之後慢慢減少,通常會維持1星期左右,然而每個孕婦的體質不一,有些人可能一星期就結束,有部分的媽媽時間則較長。
惡露情況每人不同
台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徐明洸提到,每個孕婦惡露的情況都不一樣。惡露有從一開始的紅色惡露到後來的白色惡露。約產後1~4天內排出的分泌物,因為含有較多的血液,所以顏色呈紅色或暗紅色,量也比較多,大概與平時月經量一般,或稍多於月經量,有時還帶有血塊,有血腥味,一開始的時期稱之為紅色惡露。當產婦第一次起床或經過一段長時間的臥床休息後,在猛然下床時,陰道可能會突然湧出較多的血液,這是正常的現象,產婦無需過於擔心。大約產後5~10天左右排出,呈淡紅色,其中含有少量血清、粘液和較多的陰道分泌物,這時由於細菌生長,味道有時會較刺鼻,但仍屬正常的範圍。產後10天以後排出,呈乳白色或淡黃色的惡露,稱之為白色惡露,其實並非完全白色,因為其中含有白血球、表皮細胞和細菌等成份,形狀與白帶相似,但是較平時的白帶多些。基本上來說,當惡露出血不止時,有可能分為內生與外來的因素,當胎盤剝離後會產生血管斷裂,第一時間的肌肉收縮後就會幫忙開始止血,但因為阻塞的血管又可能因為收縮沒那麼強,過一段時間又被打通,稱為再灌流出血,大約會維持一個星期的間接性出血,但每次出血的時間不會超過太久,並且會有血塊的發生。此外,外來的出血有可能因為中藥而引起,有部分的酒精類、中藥(如:生化湯)裡的成分有可能會導致平滑肌抒張與血管擴張。
惡露不止可能原因 需多注意
1.子宮收縮不良、子宮內膜發炎等。
2.胎盤或是胎膜等組織殘留在子宮內,未清理乾淨。
3.過多的生化湯、中藥、酒精藥物等。
4.休息不夠。
5.感染。
抑制惡露不要靠偏方
部分的媽媽透過網路得知透過按摩可適時地幫助惡露排出,李建南主任表示,雖然適時的按摩可以幫助紓緩情況,但其實按摩的功效並非如網路上所說得如此神奇,按摩確實可以增加子宮收縮,並適時的減少惡露,此外,產後2星期後子宮就進入骨盆腔裡,利用觸覺已感受不到,與其將大多的時間花在按摩上,應該多去觀察惡露的情形並做休息。產婦在平日生活可以保持會陰部的乾爽之外,並輕柔地徹底清潔,另外在清理惡露時,尤其是會陰部有縫合的人,動作要儘量小心輕柔,以免觸痛傷口。當然,也有部分的產婦都會在生產前買好所謂產婦必備的「生化湯」,以便產後服用。生化湯的確可以適時地幫助惡露的排淨,一般建議自然生產的產婦,在產後三天可開始服用;剖腹產要在排氣以後才可服用,而且大約服三至五帖就夠了,過多的服用絕非是好的。另外要注意的是,產後休養不夠,血性惡露一樣會難以停止!因此,遵照醫囑服藥,生化湯適量服用,並且多休息,攝取足夠的營養,才能養好身體,邁向活力媽咪的新里程碑。另外,網路流傳的紅糖水或是其他飲品可以減少惡露的發生,李建南主任表示,沒有醫學根據的建議並非適用於每個人,適時的休息並觀察惡露的情況,才是維持產後健康的不二法門。
【文/媽咪寶貝】
【更多內容請見2010年7月號媽咪寶貝雜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