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金河◎尋找盤整格局的明燈—全球經濟籠罩大霧 【2010年07月019日 】
農業銀行在滬港兩地A股與H股上市,股價表現都不理想,明顯衝擊到滬港兩地股市,過去一向是執全球股市牛耳,且是牛市象徵的中國股市,這回表現積弱不振,不但影響港股走勢,也使台股上檔呈現顯著賣壓。
不過全球股市調整格局已是十分明顯的事,就像這一陣子,有的國家乾旱、有的地方卻出現大水景象,全球股市也明顯出現兩樣情,一個是顯著的牛市、一個是熊市,目前全球最強勁的股市在智利,智利從08年的2017走來,到4224.17,正好漲一倍,股價頻創歷史新高,其他如委內瑞拉、阿根廷、墨西哥、土耳其都是強勢的代表。
亞洲最強勢的市場在菲律賓,15日又寫下3478.3的新高價,泰國也創了827.42的新高價,其他還有南韓股市創了1764.81的最高價,而印度、印尼、馬來西亞,甚至GDP驚爆大成長的新加坡也在頻創新高的邊緣,歐洲股市以北歐的丹麥、瑞典、挪威最強勁,但是真正大國崛起的是德國,歐元貶值讓德國競爭力更上一層樓,德國DAX指數站上6200點,距新高已是一百多點之隔,歐債危機震驚全世界,但這回德國股市可能要用創新高的走勢來向世人宣告德國禁得起考驗。
過去20年來,中國經濟一向強勢逼人,這回打房讓股市垂頭喪氣,滬深指數幾乎陷在低檔,15日農業銀行A股掛牌,勉強撐在承銷價2.68人民幣之上,讓16日的香港H股未上市即籠罩陰霾,也造成7月15日恆生指數下挫300多點,全球股市有的創新高,有的在低檔徘徊,主要原因是08年金融海嘯,各國政府灑了很多鈔票救市,09年股市、房市都出現投機大漲行情,10年是收縮銀根、重整金融秩序的一年,對股市來說也是收斂的年代,台股很難大開大闔。
不過純看指數可能水波不興,但是看類股卻大有看頭,台股近半年來都在7500點上下盤旋,但是從類股來看,食品、航運、觀光百貨卻是頻創新高,最近指數攻上7700點,金融股扮演了救世主的角色,至於電子股表現與大盤同步,但是次產業卻有不同風貌,像是太陽能族群、LED及以宏達電為首的智能手機概念股表現相對出色,即使是同是手機概念股,這半年來,聯發科(2454)從590元跌到424元,但是宏達電(2498)卻從277.5元漲到582元,並且在這一波行情中與大立光(3008)從380元漲到607元,形成精彩的股王爭霸戰。
這一波行情,電子股次產業裡又以太陽能族群表現最出色,其中上游的中美晶(5483)從61元大漲到85元,下游的益通(3452)雖然虧損累累,但是股價仍從37.3元奮力拉升到54.2元,除了昱晶(3514)、新日光(2576)、昇陽科(3561)因為第二季業績表現出色造成股價大漲外,這一波台股出現了一個熱門題材,那就是太陽能轉換器PV INVERTER,其中科風(3043)從19.6元飆升到70.7元最具代表性。
科風從不斷電系統切入PV INVERTER,初期乍看不起眼,正好趕上太陽能發電轉換的問題,科風因為轉換器使力,營收從元月2.26億一路上升到6月的6.07億,單季營收從8.36億到15.48億,科風尚未公布2Q獲利,股價已飆升不已,另外,漢唐(2404)也因為轉投資37.19%在盈正豫順(3628),這家公司去年上興櫃,股價只有32.2元,但是趕上PV INVERT-ER的狂潮,股價一鼓作氣漲到252元,股價強悍飆升,帶動了漢唐股價拉升到41.5元,這個題材也讓有不斷電系統的碩天(3617)、系統(5309)沾到邊,股價也轉趨強勢。
從整個大環境來看,下半年景氣不那麼明朗,各國股市難期會大漲,但是個股表現的格局會持續下去,像南韓指數寫下1764.81的新高,最近助漲的三星電子漲到82.8萬韓元,LED的三星電管創了18.4萬韓元高價,遊戲股NCSOFI寫下21.8萬韓元新高價,韓航、HYNIX表現都不差。
同樣的美股從9621拉升,最近INTEL表現出色,與財報表現優異有關,美股的很多IC設計股如SANOISK、智霖、STMI-CRO都表現不弱,還有SKY-WORKS從12.64美元大漲到18.34美元,股價幾乎創新高,在台灣可以找到宏捷科(8086)是SKYWORKS的夥伴,這種個股表現的格局是全球股市共同的生態。
眼看第三季行情全球股市大漲大跌機率都不大,此時可從個股題材發揮,最近最具代表性的是PV INVERTER題材,盈正豫順(3628)大漲,漢唐(2404)發光發亮,最近系統(5309)、碩天(3617)也沾光,LED的王牌艾笛森(3591)投資股東宏齊(6168)這一波超強,從29.2元拉升到45.85元,久元(6261)也蠢蠢欲動,16日漢唐盤中寫下41.5元高價,科風一度創下70.7元,系統也一度漲停,可以看出PV INVERTER題材的威力。
未來慎選個股才是王道,像是16日金融股的跳動由台中銀(2812)、京城銀行(2809)轉向彰銀(2801)與台企銀(2834),這兩檔都是老牌金融股,過去都有輝煌歷史,在民進黨執政時代,台新金(2887)以每股26.12元吃下彰銀股權,兆豐金(2886)原來負責併台企銀(2834),當時成本是11.67元,但這些併購案都不成立,如今金融再翻身,這種大股東大套牢的解套行情,將愈演愈烈,像日盛金(5820)、台新金、兆豐金都有這些優勢。
這次強勢類股中,很多個股經過大漲後,基期都很高,短期恐無繼續大漲的實力,像是潤泰全(2915)攻向96元,似乎到一個短線滿足點,寶島科(5312)的86元、藍天(2362)的76.5元,都是代表作,航空股也有同樣情況,這種已連續大漲半年的個股,若是半年報有佳績,頂多只能使股價維持在高檔,短線低基期股會轉有爆發力,像16日食品股的聯華實業(1229)表現超強,未來十幾元的卜蜂(1215)、愛之味(1217)、泰山(1218)較值得注意,航運股中以台驊(2636)半年報突出,最值得追蹤。
電子股短線續航力較不足,像是宏達電(2498)連庫藏股都拿出來了,短線高點恐怕已經過了,600元以上的大立光(3008)也是很不便宜,不宜孤軍深入,回頭可鎖定今年遠景無虞的個股,像是PA的宏捷(8086)跌到45元以下可低接,複合材料的佶優(5452)最後一盤突然殺跌停,18元以下可低檔,自動化商機崛起的凌華(6166)今年有富鴻錦、大立光等今年出貨量大,凌華到明年都可以保有強勁成長力,EPS可在4.5~5元之間,是今年值得大力注意的個股,另外,揚搏(2493)從PCB溼製程切入醫療設備,有了亞諾法的基礎,揚搏今年會很有看頭,另外,志聖(2467)今年EPS有挑戰3元實力,21元可低檔,敬鵬(2355)也是蟄伏了半年,下半年可望迎頭趕上。
【2010年07月19日 謝金河◎ 現為財金文化董事長 】
★謝金河◎農業銀行IPO重創深滬港股市─台股橫盤震盪,精選個股 【2010年07月16日 】
被視為中國股市行情多空分水嶺的中國農業銀行(601288)A股上市,15日正式在滬市開盤,先前市場認為農行IPO後首日掛牌會比2.68元人民幣的承銷價上漲10%,不過15日農行以2.74元人民幣開出,此後即持穩在2.69元人民幣,只比承銷價高出0.01元人民幣,算是護盤成功,沒有跌破承銷價,可是卻讓中國深滬股市及港股都因為銀行股下跌,出現了跌勢。
其中,中國人壽A股(601628)下跌0.45元人民幣,出現22.26元人民幣新低,香港的中國人壽H股(02628)也下跌0.4港元、招商銀行A(600036)下跌0.28元人民幣、H股( 03968 )則大跌0.58港元、建設銀行A股(601939)下跌0.1元人民幣,但H股(00939)卻下跌0.13港元、中國銀行A股(601988)下跌0.08元人民幣、H股( 03988 )則下跌0.8港元、工商銀行H股(01398)下跌0.14港元、A股(601398)則下跌0.07元人民幣、交通銀行A股(601328)下跌0.15元人民幣,H股( 03328 )則下跌0.13港元。
農業銀行上市表現不若預期,結果觸發中國銀行股全面回檔,滬深300在15日下跌1.7%、上海A股下跌1.87%、深圳A股下跌2.1%,中國公布第二季GDP成長10.3%,表現也不若預期,讓股市出現更大賣壓。這一輪跌勢,又將衝擊16日香港IPO的農業銀行H股(01288),因為H股以3.2港元掛牌,目前黑市價在3.3港元,但若以A股護盤吃力的表現來看,農行H股破承銷價已是必然,而且,可能又會進一步重創香港股市。
這次農行A股在中國的網民中籤率達9.29%,創下歷史第二高的中籤紀錄,而H股全球發售254.11億股,其中散戶配售12.7億股,國際配售241.41億股,H股籌碼更多,上市後的考驗會更大。
農業銀行在中國打房低氣壓上市,可說相當吃力,而且,在這次IPO過程中,出現了冷熱兩極不同局面,像是媒體極熱,但市場很冷,公司管理層熱,但是大股東冷,境外熱,而境內冷,發行與承銷商熱,但投資者卻很冷。A股上市首日交易1.1367億股,比起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從H股回頭掛A股,已可說是超級冷。
香港股市在午盤都維持在平盤小跌局面,但農銀上市表現不佳,恆生指數出現殺盤,急殺300多點,成為亞太股市最弱勢的市場,真正的考驗則是16日農行的H股掛牌。
15日中國公布Q2的GDP成長,從第一季的11.3%滑落到10.3%,已明顯出現降溫跡象,加上美國公布零售銷售連續兩個月都下滑,讓美股漲升動能受到限制,只有新加坡公布第二季GDP年成長率達26%,並且向上修訂首季GDP成長率達45.9%,賭城開幕為新加坡帶來活力,也讓新加坡股市連漲5天,目前亞股中,菲律賓、泰國是兩個創新高領先群,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都有再創新高的機會,顯示中國經濟示弱,東協市場卻默默崛起。
台股15日在平盤上下游走,指數小跌9.99點,食品、紙業、營建、金融股表現獨強,其中又以金融股上漲0.53%表現最優,其中彰銀( 2801 )上漲0.35元,京城銀行( 2809 )上漲0.3元,台新金( 2887 )上漲0.45元,已是金融股的領先群,目前台企銀( 2834 )、開發金( 2883 )都在票面下,可望有一波重返票面的行情。
【2010年07月16日 謝金河◎ 現為財金文化董事長 】
★謝金河◎金融股看大股東解套行情 【2010年07月16日 】
不過真正來看,台股將來有看頭的仍在金融股,7月以來金融轉強,顯然撐起台股指數的半邊天,14日外資大買超158.83億元,除了聯電(2303)外,外資買盤幾乎都在金融股,像台新金(2887)、國泰金(2882)買超都逾2萬5千張,彰銀(2801)、中信金(2891)、兆豐金(2886)買超都超過1萬張,這些大型金控股才是外資下一輪決戰焦點。
還有ECFA後,兩岸帶來新題材,像14日兆豐金取得人民幣拋補銀行地位,股價拉出長紅,而ECFA後,彰銀、合庫(5854)、一銀、土銀等率先取得設立分行資格,也有助於股價有了新的發展空間。像是彰銀這一波漲勢最凌厲,一方面,彰銀有到中國設分行資格,另一方面,同是三商銀,彰銀價位與一銀(2892)、華南銀(2880)相差很大,有補漲空間,更重要的是大股東套牢,當年台新金(2887)以每股26.12元入股彰銀,當年合作不成,如今變成大套牢,未來台新金可能整筆賣出來。
從2004年以來,金融業進行二次金改,改革不成,卻留下一堆大套牢戶,例如,當年私募基金新橋資本以每股18元入股台新金,原是借台新金之力併入彰銀,沒想到彰銀併不成,新橋資本變成大套牢。另一個是兆豐金,中信金與台企銀(2834)的三角戀怕告吹,辜仲諒主導的紅火案之前,中信金悄悄買入兆豐金近2成股權,原本設計要拿下兆豐金,當時每股成本在21~22元之間,而兆豐金則是受政策指示要併下台企銀,但因為工會抵制告吹,但兆豐吃台企銀每股成本達11.67元。結果變成中信金套在兆豐金,而兆豐金又在台企銀套牢的三角關係。
然後在新銀行股也發生很多有趣的事,像國泰金原本有意要吃玉山金(2884)當時每股成本17元,如今也是套牢,再來是日本新光銀行原本要當日盛金(5820)的救火隊員,以每股10元入股日盛金,後來變成大套牢。隆力介入安泰銀(2849)經減資後,每股成本21元,凱雷介入大眾銀(2847)減資後每股成本也有13元,最後入主萬泰銀(2837)的SAC每股成本也有10元。
從這個金融大股東大套牢的轉跡,其實換另一個角度來看,是另一種買入金融股的藏寶圖。也就是說,以日前的價位買下金融股,成本都比大股東便宜,彰銀是最早起跑的種子部隊,下一個從低價著手,開發金(2883)與台企銀(2834)在9元附近都有上漲的潛力與空間。還有徐旭東主導的遠東銀(2845)經過努力整頓後,今年獲利亮眼,上半年每股盈利已達0.88元,遠東銀從今年將辦一次百億私募,引進關鍵性策略投資人,股價有大翻身的潛力。
回頭看電子股,受到富士康效應的衝擊,整個代工型的電子股都受到壓抑,不過最近有外資又回頭加持鴻海(2317)。這次電子股最具分量的戲碼仍在宏達電(2498)身上。大股東祭出庫藏股也把宏達電的股價帶向最高潮。大立光(3008)成長有一定的極限,進入600元已是高檔區,因此,股王爭奪戰的戲碼未來只有火花,至於領跌的聯發科(2454),未來在山寨手機上面將逐漸式微,下一個成長力量要看智慧型手機及3G手機,但仍需時間。
這麼一來,電子股的拉升剩下零星餘火,最近太陽能LED族群在油價偏高中再度發威,中美晶(5483)營收大成長,股價除權後大漲,上游的台勝科(3532)、綠能(3519)、合晶(6182)、尚志(3579)可望有所發揮。設備股這一波以漢唐(2404)表現最強勁,除了本業助力外,漢唐轉投資的盈正豫順電子在太陽能INVERTER逐漸展現威力,與最近科風(3043)的大漲加深了聯結。
最近設備股都有不錯業績,像PCB的揚博(2493)、志聖(2467)、由田(3455),或是半導體的中探針(6217)、蔚華科(3055)及自動化系統的東捷(8064)、上銀(2049)及工具機的東台(4532)、富強鑫(6603)、瀧澤科(6609)上半年營收都表現可圈可點。
【2010年07月16日 謝金河◎ 現為財金文化董事長 】
★謝金河◎經濟現象詭譎難測-選個股比看指數重要 【2010年07月16日 】
今年以來,台股在7、8千點震盪,元月18日第1個高點在8395.39,之後跌到7080.9,到4月15日又拉升到8190.01,然後又寫下7032.4的新低。之後指數在7048.6及7251.6,又留下兩個新低點。到了7月14日在歐美股市齊聲大漲的助力下,台股總算穿越年線、季線、半年線的反壓,寫下7720.63的近期新高價。這是台股揮別陰霾再出發?還是只是曇花一現的順勢反彈。
經歷了08年的金融海嘯,09年房市與股市的大波瀾,原則上是寬鬆銀根所堆砌出來的投機力。進入2010年,各國政府都在收縮信用,紛紛祭出緊縮措施,升息打房都出來了,而第2季歐洲發生債信風暴,更是讓大家對經濟前景抓不著頭緒,連中國總理溫家寶都感嘆經濟現象詭譎難測。
正當末日博士羅比尼,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又站出來示警,警告全世界經濟有二度衰退疑慮的時候,歐美股市卻連續拉出長紅。美國道瓊指數從962.98拉升到10363.02,NASDAQ從2061.23漲到2242.03。歐洲股市也因為希臘國債熱賣,殖利率出奇的低,讓歐股全面大漲,德國股市14日大漲逾2%漲到6221.24,幾乎就在最高價。換句話說,經過歐債風暴折騰,歐洲股市回檔,但是歐元貶值卻創造了德國強大競爭力,德國已成歐洲超級國家。
過去一直都是東方國家強勢,這回西風壓倒東風,相較於歐美股市的大漲,中國深滬股市仍盤旋在谷底,也使港台股市受到壓力。不過台股率先在7千點止跌,已成兩岸三地相對強勢市場。而且,亞洲股市中,四小龍之一的南韓股市表現最出類拔萃,南韓綜合指數在14日創下1764.81的新高價,是亞洲最強勢的市場之一。另一個創新高的股市是菲律賓,14日也寫下3475.75的最高價,有紅衫軍之亂的泰國股市也創下827.42的新高價,其他如印尼、馬來西亞、印度、新加坡股市也都在今年新高價附近。
亞洲強弱勢市場出現兩極變化,強勢的市場如南韓、菲律賓,弱勢市場以中國、日本為代表,台股在ECFA後與中國連結加深,科技股又與南韓處境相同,在這種情況下,台股出現了一種相對尬尷的結構,尤其是加權指數越過7500點後,漲勢顯得有點虛浮。這是大環境有了新變化,產業受到衝擊大不相同。像是今年以來宏達電(2498)大漲,但是聯發科(2454)卻反而大跌,指數的變化僅供參考,不如從類股變化看出端倪。
目前加權指數在7720,與先前的8190及8395仍有一段差距,但若從分類指數來看,今年有幾個出類拔萃的產業,例如食品分類指數從393.99漲到754.15創了今年新高價,塑膠與化纖在高檔。電子分類指數最高在348.88,如今在312.82。電子類股表現平平,但宏達電代表的通信類指數創新高。還有因為藍天(2362)、聯強(2347)、大聯大(3702)表現好,電子零售類股也漲到高檔。
傳產股今年表現最好的行業是航運,先從航空股漲到海運股,航運指數從74.55漲到102.51,超越了去年最高點,然後是陸客來台受益的觀光、貿易與百貨,然後是7月14日又拉出長紅,金融分類指數上漲18.55,收在853.24,6月以來,金融分類指數從727.95起漲,金融分類指數已經漲了17.2%,值得注意的是金融股,過去都是曇花一現,稍漲即跌回起漲區,這回的強勢與過去迥異。
因此,台股從7251起漲,這一波創造漲勢的最大功臣在食品、航運、觀光飯店與百貨,然後就是金融股。電子股則是宏達電與大立光(3008)掀起的一場新股王爭霸及電子零售通路股,這樣的強勢格局顯然與兩岸ECFA後產生的新效應有關。
那麼我們就先把類股挑出來,今年最有動能的類股是食品、航運、觀光飯店與百貨,然後是金融,電子股則是通路零售股強於代工股,有了這個輪廓後,我們可以找出下一個選股方向,例如,食品股完全看中國市場把股價變大了,06年以來,大成(1210)從12.2元漲到52.9元拉出序幕,到了去年是味全(1201)回康師傅加持從13.1元漲到48.85元,然後是天仁(1233)因為天福效應,從24.8元漲到54元,再來是南僑(1702)從3.95直奔48.5元,然後是佳格(1227)與聯華超市聯結,從14.7元直奔84.3元。
很多食品股從十幾元低價,一下子變成40幾元,佳格變成80幾元,股價就撐在高檔沒有掉下來,像南僑一度逼近50元,目前仍有36元,股價並沒有回到原點,是因為中國市場力道的加持,最近股價最顯著變化的是聯華食(1231)從12元漲到21.4元,股價進入高檔整理。新加入飆升的是大西洋(1213)上演投機行情,大西洋在90年代一度是飆股,下一個可能跟進大漲的可看泰山(1218),從10.15元漲到18.6元後回檔休息,有伺機再上攻的企圖,有站上20元的可能,目前泰山除了甜品的「仙草南路」外,全家(5903)是最大的題材。
今年統一超(2912)真正受到肯定,股價從71.9元漲到99元,將朝百元以上高價挺進,全家目前籌碼集中,但基本面將持續發酵,加上上海通路布局成效漸顯現,將成泰山最大助力。目前通路概念股像潤泰全(2915)漲到96元、潤泰新(9945)到56元,基期相對已高,藍天(2362)也進入整理,聯強(2347)、大聯大(3702)股價大漲後也進入盤整狀態,全家算是基期較低的通路股,14日泰山強力上漲0.75元是個轉強訊號,下一個目標可看卜蜂(1215)、愛之味(1217)與聯華食品與聯華(1229)。
而航運股今年熱力十足,航空股的華航(2610)漲到18.4元、長榮航(2618)到達20.9元,整個波段已上漲1倍,基本面好轉,但股價再大漲機率也較低,遠航若不倒,目前可能有20、30元的股價,航空股下一個目標可回頭注意回檔跌入14元以下的國產(2504),今年林孝信重返國產董事長,長子林明昇到復興航空當董事長,可以看出復興航空已成了國產新救世主,國產身處營建股應有奮起機會。
而航運股正夯的貨櫃輪運輸,長榮海運(2603)從17.3元漲到24.35元、陽明(2609)從11.25漲到17.9元,漲勢仍持續中,20元左右平台整理已久的萬海(2615)有趕上的機會。最近貨櫃奇葩,香港的勝獅貨櫃(00716)及中集(200039)股價都表現出色,春源(2010)最近也受到注意。而貨運承攬業,從台驊(2636),到中菲行(5609)也會沾光,益航(2601)今年散裝輪不好,但是大洋百貨的題材,也會讓股價不寂寞。
今年兩岸暢談,人流股除了航空業受益,飯店、百貨股也沾光,晶華(2707)寫下481元高價意猶未盡,最近遠百(2903)顯著較強,連蟄伏很久的統領百貨(2910)都有了動意。
2010年07月16日 謝金河◎ 現為財金文化董事長 】
★謝金河◎台股上檔壓力大 / 個股輪番推升股價 【2010年07月13日 】
★謝金河◎從月線看金融股—正視台股的後ECFA效應 【2010年07月06日 】
★謝金河◎ 金融股大器晚成將扮要角 【2010年07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