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  Jane Fonda & Tom Hayden.gif 

三十多年來,海頓仍未被淡忘的原因是他曾和影星珍芳達結婚十七年,以及他變成加州地方政客,揚棄體制外鬥爭而致力於體制內改革。海頓能說會寫,鼓勵年輕一代對政治與社會多加關懷。他最大的遺憾也許是未能踏上全國性的政治舞台。

     要提美國六○年代的激進分子,當然少不了湯姆.海頓(Tom Hayden)。三十多年來,海頓仍未被淡忘的原因是他曾和影星珍芳達結婚十七年,以及他變成加州地方政客,揚棄體制外鬥爭而致力於體制內改革。近幾年來,海頓在南加州一帶大學教書寫作,偶爾參與政治活動或寫點政論文章,他的崢嶸歲月早已遠颺,但他仍未忘情政治,尤其是在歐巴馬時代。

     海頓生於一九三九年,他在密西根大學讀書時主編過學生報紙,思想比較左傾。當時有個保守的學生組織叫「全國學生協會」,在各大校園鼓吹反共、愛國及反激進思想。海頓和一批左傾學生很討厭這個組織,於是就成立一個激進的左翼學生團體叫「學生爭取民主社會」(SDS),海頓於一九六二年至一九六三年期間擔任會長。多年後,有人在檔案中發現右翼的「全國學生協會」,原來是中央情報局(CIA)的外圍組織。

     海頓當SDS會長的最大貢獻是起草了一份〈休倫港聲明〉(Port Huron Statement),對美國社會的種種不公平和不正常現象加以指控。這份聲明被認為是六○年代美國學生運動的一篇重要文獻,而海頓和SDS亦成了「新左派」的代表人物。在反越戰運動還沒有成為燎原之勢以前,不少左翼人士投身社會運動,到各大都市黑人區從事社區改造工作以提昇黑人的生活品質。海頓即於一九六四年至一九六八年住在治安極壞的新澤西州紐華克市黑人區,協助推動社區重建計劃;但紐華克已急遽惡化,難以挽救,終在一九六七年爆發種族暴亂。

     一九六八年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在芝加哥召開,霍夫曼、海頓等「芝加哥八傑」在會場內外進行激烈抗爭。但海頓從六○年代中期即開始把心力集中於反戰運動,並於一九六五年聖誕節首度訪問北越,此後亦去了幾次,最有名的一次是在一九七二年陪同珍芳達訪問河內。尤其是珍芳達在北越發表反美演說,頭帶鋼盔坐在北越高射炮陣地內拍照、向美軍喊話勸他們不要當炮灰的行動,激怒了保守愛國的「沉默的大多數」,右翼媒體封給珍芳達一個綽號:「河內珍」。

     海頓和珍芳達於一九七三年結婚,同年生了一個兒子。三年後,在珍芳達的鼓勵和出資下,海頓開始涉足加州政治,他參與民主黨聯邦參議員初選,挑戰現任參議員約翰.坦尼,以些微差距落選。海頓於一九八二年至一九九二年擔任加州眾議員,一九九二年至二○○○年出任州參議員。他曾角逐民主黨加州州長初選和洛杉磯市長選舉,皆告失敗。他最後一次競選是二○○一年洛杉磯市議員敗選。

     海頓和珍芳達於一九九○年離婚,據說珍芳達送了一筆「贍養費」給小她兩歲的海頓。珍芳達於一九九一年嫁給有線電視(CNN)創辦人泰德.透納,二○○一年離異。海頓後娶女星芭芭拉.威廉斯。過去幾年,海頓在南加州幾個規模比較小的大學兼課,他開的課包括美國捲入近代戰爭的歷史、美國社會的幫派以及〈從六○年代到歐巴馬〉等。海頓當加州州議員時對環保、動物保護、租戶權利和能源問題用力最多。他從政期間亦常遭到越戰退伍軍人、越南難民和其他右翼團體的抗議。

     海頓能說會寫(已出十幾本書),他總是會善用他的長處,鼓勵年輕一代對政治與社會多加關懷。他最大的遺憾也許是未能踏上全國性的政治舞台。

 

  • 2010-07-20
  • 中國時報
  • 【林博文】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