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巴菲特每年都會「拍賣午餐時間」,每年得主是誰、出價多少都成為國際矚目焦點。大陸近期也開始這種「名人時間拍賣」,首先推出的第一個名人,是拍賣巨人網絡董事長兼營運長史玉柱的三小時。結果由一家山西礦業企業以人民幣189.9萬元(約新台幣950萬元)得標。史玉柱把這筆款項捐給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用於救助中國西南地區貧困母親。
史玉柱得知他的三小時可以賣到近190萬元人民幣,他謙稱,他跟巴菲特不能比,巴菲特是投資者,一頓午餐獲得的經驗很快可以轉為收益;但他擁有很多值錢的「失敗教訓」,因為他曾「失敗的轟轟烈烈」,但反而造就了現在的成功。
得標的山西礦業企業總經理與史玉柱談了三小時,詢問史玉柱有關投資、團隊、行銷方面的問題。史玉柱建議:沒有把握就盡量不要投資,或只做小額投資即可。
蓋中國第一高樓 卻失敗
史玉柱是中國巨人網絡公司董事長兼營運長。1989年,他年僅28歲時,借了人民幣4000元創業,成立巨人公司,推出中國第一個中文軟體卡,僅僅4個月營收就達到人民幣100萬元;又隔了兩年再推出新產品,獲得更高的利潤。
此時,他設計了豪華的「珠海巨人大廈」,原本是設計38層的大樓,因為「頭腦發熱」,一直改圖,最後改成了70層的大樓,在當時已經是中國第一高樓了。
廣告戰 曾花一億人民幣
蓋大樓的經費是史玉柱預售樓層而來,1994年動工時,史玉柱達到人生的頂峰,成為中國十大改革風雲人物。隔年,因為國際間電腦業者紛紛進軍中國,他的軟體業務受到擠壓,於是轉型做健康食品,推出12種保健商品,光是廣告費就花了人民幣一億元,堪稱中國第一個開始以現代化手法打「廣告戰」、「行銷戰」的商業老闆。
沒想到情勢逆轉,1997年,巨人大廈只蓋了三層樓,未如預期完工,買樓者天天上門要求退錢,他不得不從健康食品業務抽錢補助房地產的破洞,導致左支右絀,媒體一面倒報導巨人集團的財務危機,他從中國資訊首富,被稱為「中國首負」,不過是兩三年間的事情。
史玉柱銷聲匿跡,低調過了兩年,直到2000年才出現,改以生物科技公司再出發,開發大陸著名的保健食品「腦白金」和「黃金搭檔」。再度成功後,他透過子公司買下巨人大廈、欠債還錢。這些一連串的失敗教訓,讓他體悟:「沒有把握就不要投資;即使投資,規模也不要太大」。
網路遊戲大賣 在美掛牌
不過,史玉柱本人對投資新事業仍很有野心。2004年,他看好網路遊戲事業,決心開發網路遊戲市場。當時公司裡沒幾個人玩過網路遊戲,更別提對根本不熟的通路商推廣產品。他規定員工到網吧裡去玩遊戲,發點數卡給一般玩家;他避開一線城市,到消息較不發達的二、三級城市去發展。
他拿賣保健品的方式去賣網路遊戲。成功後,2007年,巨人網絡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第一個在美國紐約主板上市的大陸網路事業,憑著網路遊戲,創造了估計有人民幣500億元的身家。
【記者彭慧明2010/08/24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