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45487-2417331.gif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14日將邁入成立50周年,由於非成員國的石油產量持續下滑,加上消費者需求未歇,使得這個歷史悠久的組織仍在國際原油市場呼風喚雨,影響力絲毫未減。

 5845487-2417332.gif 

OPEC於1960年9月14日在巴格達成立,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和委內瑞拉為創始成員國,宗旨是控制石油產量以提高油價和利益。OPEC走過半世紀,如今成員國增為12國,合計擁有全球40%的石油產量,同時掌控約全球60%經證實的油藏。

Petrole et Gaz Arabes刊物分析師裴林說,儘管阿爾及利亞、伊朗、奈及利亞和委內瑞拉存在政治和人口上的隔閡,但各成員國仍因擁有「依賴石油收入的共同連結而緊密結合」。

OPEC在1970年代開始展現政治實力,在以阿戰爭、伊朗革命陸續爆發後,OPEC先後禁運石油與減少石油產量,導致油價飆漲。

1980年代,西方國家開發北海油田,使非OPEC的石油生產國家崛起,加上俄羅斯日漸成為重要性可與挪威和OPEC成員國的奈及利亞、卡達相提並論的石油生產國,都增加OPEC的挑戰。

不過國際能源署(IEA)的官員塔那卡認為,未來五到10年內,隨著非成員國石油產量下滑,全世界會愈來愈依賴OPEC 。

對所有石油生產國來說,另一個挑戰是高油價和氣候變遷,這已提高民眾對乾淨能源和生質燃料的需求。為降低這項威脅,生產國和消費國4月在國際能源論壇上達成共識,石化燃料在未來「數十年內」還是全球的主要能源。

巴克萊資本公司分析師霍奈爾認為,OPEC時代將告終的說法「還不成熟」。國際油價數月來一直都在每桶70至80美元間徘徊,符合OPEC會員國的期望。

但回顧2008年,國際油價曾因政治因素飆上每桶147美元的天價,金融海嘯爆發後又跌破每桶33美元。為求刺激油價,OPEC當時創紀錄的減產約20%,終於刺激油價在2009年底回穩到消費者和生產者都能接受的區間。

展望未來,OPEC石油產量可望因伊拉克增產而提高。伊拉克甫結束多年戰爭,正計劃將每日產量從目前的250萬提高為1,200萬桶,成為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的第二大產油成員國。

 

【編譯余曉惠/法新社倫敦十二日電2010/09/13 經濟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