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0480734.jpg 

因應金融海嘯後的新形勢,巴塞爾銀行監理委員會(Basel Committee)日前達成共識,同意從2013年開始至2019年逐年提高銀行的資本要求,以提升銀行因應虧損的能力。這項決議對各國金融機構的經營及監理影響極大,後續效應值得觀察。

     新版巴塞爾協定(Basel Ⅲ)與舊版主要有三項不同:其一是新版強調普通股資本的重要性,從原先所規定占經風險加權後的資產(risk weighted asset)比例至少2%大舉提高到4.5%;其二是為因應經濟陷入危機時可能的資產減損,銀行在4.5%的普通股外,還必須持有2.5%以普通股資本構成的緩衝資本,因此正常時期下,銀行的普通股資本占比至少將提高到7%。當經濟陷入危機時,銀行可以動用這2.5%的緩衝資本,不過一旦銀行動用此筆緩衝資本,類如紅利、股利等盈餘分配權將被限縮;其三是建立反景氣循環的緩衝機制,依照各國經濟情況,一旦發現過度信貸成長情況發生,將提高0~2.5%的資本適足率要求。此外,委員會還決議,未來還要繼續討論類如雷曼兄弟以及美國國際集團(AIG)這類一旦倒閉或經營不善就引發經濟系統性風險的銀行,是否需要額外的監理制度以讓經濟運作更為平順。

     資本適足率是指銀行的資本除以經風險加權的資產。當該比例越高時,銀行越能承受經濟衰退或銀行危機對債權人以及存款人的負面衝擊。其中,銀行資本包含第一類及第二類資本:前者主要由普通股資本以及資本公積這類風險吸收能力最大的資本品項所構成;後者主要包含次順位債等項目。而普通股資本又是所有資本中吸收虧損能力最好者,稱為核心第一類資本。BaselⅢ就是以提高普通股資本占整個銀行資本結構中的比例做為主要的改革方向。至於經風險加權的資產,乃是將銀行的資產加以分類,並賦予不同的風險係數而求得的加權資產。

     BaselⅢ有幾點設計可說是針對這次金融海嘯發生的關鍵對症下藥。其中提高普通股在銀行資本結構的重要性,主要係避免先前過度槓桿操作致經濟陷入危機的風險,而2.5%的緩衝資本設計則在避免銀行經理階層為求高紅利而進行過於積極的經營策略。至於0~2.5%反景氣循環的資本適足率調整,則是希望在景氣較好及信貸成長過熱時提高資本適足率,以因應日後經濟情勢逆轉致銀行資本捉襟見肘時的需求。然而,從隔天全球股市大漲的情況可知,BaselⅢ並不如市場原先預期的嚴苛,新的規範是否真能避免下一次金融危機的發生,看法分歧。

     首先,BaselⅢ的計畫進程顯示,巴塞爾委員會可能考慮到當前經濟情勢仍然相當疲弱,不希望新的資本適足率規範太快上路,以免銀行為滿足新的資本適足率規範致降低放款能力及意願,因此訂定一個較長的調適期。亦即雖然BaselⅢ大幅提高對銀行資本的要求,但要等到2019年後才完全上路。事實上,9年的調適期將足以形成另一個泡沫,因此新版協定是否能夠遏止下一次銀行危機的發生仍有風險。

     其次,BaselⅢ的資本適足率提高有限。金融海嘯後,許多銀行在預期將推出新的監理制度下,早已大幅強化其本身的資產負債表。以美國為例,目前銀行的核心第一類資本大致落在7~8%間,已超出BaselⅢ之至少4.5%的要求,並滿足能夠自由處分盈餘分配權7%的要求。而銀行第一類資本也大致落在9~10%的範圍,亦遠超過舊版4%的規定以及新版6%的規定。因此在新版巴塞爾協定公布後,部分資本適足率較高的銀行,甚至計畫以發還股利以及擴展業務等方式,消化這些超額的資本。

     第三,舊版誘引銀行過度信賴信評機構的問題仍在。為滿足資本適足率的要求,銀行在進行資金運用時會考量到其收益率以及相應的風險係數,以控制資本適足率計算時的分母部分,因此銀行往往會選擇投在評等較高且報酬率較高的項目。然而過往信評機構對於那些問題重重的次貸商品給予較高的評等,實為引發金融海嘯的重要原因之一。而BaselⅢ中,對於資本適足率計算,並沒有特別提出過度仰賴信評機構結構性問題的解決方案。特別是,在資本要求提高下,銀行將更有誘因將資金流向那些具有高評等、卻也可能是高風險且高報酬的項目,如果不妥善加以監控,反將形成引發下次金融危機的導因。

     綜上,BaselⅢ選擇雷曼兄弟倒閉兩周年的時點推出別具意義,凸顯全球金融體系即將揮別舊時代、迎向新金融秩序的里程碑。但從上述分析不難發現,這樣的改革還未竟全功。新協定提出的規範尚難完全導正當前金融業投機的經營模式,也無法真正有效的避免下一次金融危機的發生。期待各國財金主管機關持續針對新版規範的不足提出改革,以期全球金融體系能夠進入更平穩發展的新紀元。

  • 2010-09-20
  • 工商時報
  • 【社論】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