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長迅速的亞洲引領全球經濟走出危機。以中國和印度為代表的亞洲國家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還將繼續推動全球經濟擴張。隨著世界力量向亞洲傾斜,美國專家呼籲美國應該將發展跨太平洋關係當作未來經濟政策的重中之重。
亞洲安然渡過了兩次金融危機,並成為世界經濟復甦的引擎,亞洲的經濟力量還將繼續擴張。世界權力中心繼續從西方(歐洲和美國)向亞洲轉移,在這個過程中,美國又應該擔當什麼樣的角色?這是美國國家亞洲研究所(the 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的推出的《戰略亞洲》(Strategic Asia)第十卷提出的問題。從2001年起,國家亞洲研究所每年都要編輯出版《戰略亞洲》專卷,由美國知名亞洲專家執筆。今年的主題是「亞洲崛起的力量和美國的持續目標」(Asia's Rising Power and America's Continued Purpose)。
美國須調整其國際經濟政策
《戰略亞洲》第十卷的作者之一、美國布蘭迪斯大學國際商學院教授彼德·彼得裏斯(Peter Petris)在由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主辦的新書發佈會上說,亞洲經濟發展的規模和速度是史無前例的,美國如果想要從與亞洲的經濟接觸中獲得最大的利益,必須調整其國際經濟政策。
他說:「說到對我們的國際經濟政策的影響,跨太平洋關係必須成為我們的重中之重。順便說一句,2011年是我們可以作出調整的年份。這一年,美國將主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我們的『太平洋總統』在國會可能也有一些迴旋的餘地。這也是我們必須通過美韓自由貿易協定的一年。另外,今年我們還有可能達成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
美國應為亞洲經濟重要參與者
彼得裏斯認為,美國是亞洲成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他的想法與傳統觀點不同。他認為,美國應該是亞洲經濟的重要參與者,而非領導者。
他說:「在亞洲為中心的經濟發展中, 我更傾向於把美國看成一個重要的參與者,而不是一個領導者。我們是技術、市場、管理、合作和投資的來源。由於這些互補的因素,作為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參與者,美國和亞洲的關係非常有可能持續強勁發展。」
彼得裏斯說,許多亞洲國家,包括經濟發展成熟的日本、南韓、新加坡和澳大利亞,以及印度、印度尼西亞、甚至中國等新興經濟體,都希望美國能夠繼續參與亞洲的經濟活動。他說,這其中的原因不僅是政治上的,更是經濟上的。
儘管亞洲崛起的速度令人驚嘆,但是,彼得裏斯認為,現行的世界經濟體系並不需要做出很大的調整來適應亞洲的發展。他認為,由於現代經濟的互補和依存,現行的經濟體系將會繼續發揮作用。
亞洲的可持續發展仍存在問題
但是,亞洲的發展並非沒有障礙。《戰略亞洲》的另一位作者、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阿什利‧特利斯(Ashley Tellis)說:隨著亞洲的發展,亞洲的一些脆弱面也暴露得越來越明顯。
他說:「亞洲的持續發展是否不存在問題,在這一方面我們看不到保障。這些脆弱面如果得不到管理,將會影響和阻礙亞洲的成功發展。」
他說,亞洲的人口結構、環境問題、國家資本主義和核能開發等方面都存在問題,如果得不到解決,將對亞洲的可持續發展構成威脅。他說,新書對此都有特別提出。
《戰略亞洲》第十卷認為,中國是亞洲成功的主導力量,但不是唯一力量。印度、印度尼西亞和越南等國在過去幾年經濟都取得了不菲的增長。
新書還說,由於亞洲的發展並不統一,一些國家成為地緣政治中的勝利者,一些成為失敗者,也促成了亞洲新的戰略結盟關係。日本、印度和俄羅斯都在努力制衡中國。另外,經濟的發展也促使亞洲國家的軍事現代化,這可能會嚴重威脅美國提供的「霸權穩定」。《戰略亞洲》最新一卷還特別提到,亞洲的經濟發展並沒有帶來預期的民主發展,反而加深了一些國家內部的緊張局勢。
【記者斯洋/華盛頓電2010/09/29 美國之音中文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