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骨力.jpg 

頸椎舒服,頭痛、頭暈不再來?

椎動脈循環通暢,跟頭痛、頭暈說拜拜。

「頭痛」、「頭暈」是困擾很多人的頑疾,也是現代人最常見的頭部疾病。有些人被頭痛的毛病所困擾,痛苦多年也得不到治療,甚至連診斷都很困難,最後又通通被歸為「偏頭痛」一族。

 頭頸按摩可改善原因不明的頭痛

 頭痛和頭暈的原因非常複雜,但在排除腫瘤或損傷的情況後,大多數原因不明的頭痛,都與血液循環不良有關。

另外,也有一些人的症狀,是因為錯位的頸椎骨,直接壓迫到腦部神經而導致。幾乎所有找不到具體原因的頭痛,都可以透過頭頸的按摩,得到極大的改善。

迅速甩頭竟導致骨質磨損

關於頸椎的養護,您未必需要專業的按摩和復位手法,也未必每次都要必須進行一整套完整的按摩,才能夠有效果。

如果您很忙,可以在有空時捏捏脖子、前後左右地慢慢做幾個頭部的旋轉動作,足以讓您頓時神清氣爽,且不再有頭痛、頭暈的毛病。

但我看到有不少年輕人,在長時間的伏案工作之後,喜歡猛力甩頭,甚至讓頸部發出「喀噠」聲,他們以為可以用這種方式來放鬆頸椎。

這實際上是很危險的,因為「迅速甩頭」的動作,很可能讓頸椎根本來不及,以正常的角度回復原位,就被強行扭過來,很容易導致嚴重的頸椎易位。從長遠來看,更是導致骨質磨損、老化的危險因素。

 

f_280624_2.jpg 

如何讓人體的脊椎之樹長青?

掌握健康的第一步,維持好生命的主幹-脊椎。

自古以來,人們便把那些生命力旺盛、長生不老的植物,奉為吉祥長壽的象徵,希望自己的生命,也能如它們一樣長久、有活力。我們驚嘆於蒼天古樹頑強的生命力,因此常用「松柏長青」,來祝福老人健康長壽。其實,「人」與「樹」有著非常相似的成長歷程。

脊椎是人體的支撐

上圖是「人的胚胎」,也就是我們生命之初的樣子,它的形狀與一顆剛發芽的種子一樣。它們不只外形相似,也同樣擁有可以支撐起整個生命的主幹。

 

樹的主幹將會長成粗壯的樹幹,支撐大樹在風雨中屹立不搖,吸收土壤中的養分,並且運送到整棵樹;而人的主幹則長成上至頭顱、下至骨盆的「脊椎」,成為全身的支撐。脊椎如果出問題,個人健康勢必受到重大影響,甚至危及生命。

人之所以能夠自由活動,正常地做任何事情,主要就是靠體內器官和組織的分工和協調合作,只要某個器官出現異常,就會影響到其他器官,進而影響整個身體機能。

image.jpg 

胸椎易位 會讓器官生病?

胸椎不健康,脊神經所掌管的臟器必受牽連…

脊椎就像大腦的延續,脊神經像大腦這位總司令的「特派員」一樣,深入到身體,把指令傳送給全身。

脊髓的發育與脊椎不成正比

實際上,在從小到大的過程中,脊骨長的快,但脊髓發育得慢。初生嬰兒脊髓的長度和脊椎差不多,當我們不斷長高,脊椎的長度也跟著增長,而脊髓卻來不及和脊椎一起成長。所以,成年人脊髓下端,只有到達第12胸椎下面的位置。

胸椎不健康,影響內臟器官

如果胸椎不健康,或位置不佳,所影響的已經不只是胸腔裡的內臟器官。腹腔、骨盆、下半身的功能,都會受到牽連。

越是往下,到了下半部份的胸椎,脊神經分布得越密集,也就是說,下胸椎不健康,所引起的內臟功能不調,情況更加複雜。

第11、12胸椎最脆弱又承擔重任

胸椎下端,尤其是第11和第12胸椎處,在整個脊椎中地位很特殊,可以說既承擔重任,又最為脆弱。

從正面看,第11、12胸椎相連的最後兩對肋骨,是所謂的「浮肋」,也就是說,它們無依無靠地「漂浮」在後背,跟上面的肋骨完全沒有關連。它們也不像第1至10胸椎,因為有肋骨和胸骨圍成整個胸腔而比較穩定。因此,轉腰的時候,第11和第12胸椎很容易受傷。

再從側面看,這裡剛好處在兩個生理彎曲(胸椎的向後彎曲和腰椎的向前彎曲)的轉捩點。無論胸椎還是腰椎受到壓迫,力量都會往這轉捩點傳遞,導致此處受壓。

保障胸椎健康,避免不良姿勢

實際上,對於大多數的人而言,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不良姿勢,定期透過家人間的按摩,緩解肌肉壓力,就完全能夠保障、維持胸椎的健康。

 

 

肋骨有什麼功能﹖

人體共有12對,也就是24根肋,每根肋由肋骨和肋軟骨組成。第1到第7對肋骨前接胸骨、後連脊椎,稱為「真肋」,第8到第10肋骨以肋軟骨與上一肋的軟骨相連,稱為「假肋」,第11到第12肋則未與胸骨相連,稱為「浮肋」,整個肋骨像安全防護欄一樣圍成一圈,保護心肺、肝臟和脾胃等重要的器官。

image.jpg 

疾病多與骨骼有關 健康就要養骨

健康的首要任務是要「養骨」。

我們中國人常常會說,瞧誰誰誰,年齡那麼大了,身子骨還那麼硬朗,真是福氣……在日常生活中,「身子骨」的品質,已經成為對中老年人健康的評判標準。

它意味著什麼?健碩、硬朗、靈活,“身子骨“,並不是簡單的文學修辭,其實道出了一個人體生理的秘密:身體健康,落點在「骨」上;防病祛病,最關鍵的切入點,在於「養骨」。

養生必須先養好骨,骨養好了,才能百病莫侵。其實這一點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共識。補鈣這種全民運動即為明證。但鋪天蓋地的補鈣廣告又讓我們誤以為,養骨就是補鈣,補鈣即可養好骨。其實,補鈣只是養骨的一小部分而已,想把骨養好,還有許多文章要做。

 

經過多年來對中西方與骨骼相關原理的深入研究和診療實踐,《健康的首要任務是養骨》的作者許美陸發現,大多數疾病都與我們的骨骼有關,骨骼的好壞強弱是因,疾病是果。簡單地講:沿著脊椎的31對神經分別由脊椎骨與脊椎骨之間的椎間孔伸出而貫穿全身;所有的脊神經負責傳遞大腦與身體各個部位之間的訊息,因此,當脊椎發生異常時,就會影響到我們的器官;同樣,當器官不健康時,也可以從脊椎骨上找到異常之處,且直接通過養護脊椎拔除病根、永葆年輕與健康。

 

那麼骨該如何去養才是養在了根本、養到了實處?任何事情都必須首先遵從自然定律,養骨也不例外。地心引力是對骨骼影響最大的自然力量,如何順應地心引力,維持骨骼平衡也就成為養骨的首要任務。“立如松、坐如鐘、臥如弓“從物理力學上來講是最能抵抗地心引力,最能維護骨骼健康的。

 

但說來容易,做起來難,生活條件越來越舒適,現代人可以隨時斜臥沙發、睡軟床,這些都導致我們很難長期保持最符合健康需求的動作和姿勢。再加上生活壓力大、工作繁忙,精神緊張,又讓我們肌肉緊繃,骨骼受到牽扯而加重了失衡。

本書為此提供了一整套補救辦法,例如如何利用閒置的枕頭、普通的毛巾來幫助塑造健康體態;怎樣把一招制勝的養骨動作融入生活每一天;如何挽救已經失衡了的骨骼。對於那些已經患了慢性病或者深陷亞健康狀態無法自拔的人,則可以從本書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狀況的一招半式,也許是一個按摩方式,也許是一劑養骨湯藥,又或許是一個貼心、受用的養骨小貼士。

 

全身骨骼是一個相互關聯的完美結構,牽一「骨」而動全身,所以養骨要有全局觀念,從頭到腳都要在平日裏悉心養護,生病時也要循著全身骨骼的線索尋找病源。不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那是養生大忌,更是養骨的誤區。

 

養骨是我們追求健康的首要任務,正如本書傳達的:養骨不只是養一個人的精氣神,更是一種幸福的生活方式。

image.jpg 

腰椎保養小TIPS 最好讓它「吃飽飽」

清晨請喚醒您的腰椎

一整天的工作下來,最勞累的其實是我們的腰椎,因為無論是站著、坐著還是躺著,腰椎都在承擔著很大的重力:坐著的時候,腰椎是整個上半身的「基座」,承擔上半身的所有重量非它莫數。

站立的時候,因為我們一覺得腿酸就習慣站成稍息的姿勢,而在這種姿勢下腰椎剛好被承受重力的那條腿牢牢地頂著,上身的重量幾乎全部通過這個力學上的支點傳遞到腰椎。

而躺著的時候,又由於腰椎相對較細,所以難免往床面下垂……所以清晨,腰椎最需要「吃飽」,有足夠的能量儲備才足以應對一整天的操勞。

 

養骨小貼士

 

1.清醒之後,請勿馬上下床,先閉目養神3~5分鐘。

 

2.向左側躺,舉起右手握空拳,用拇指與食指一側自然地從與後背垂直的方向敲打腰部,直線往下敲打,請分配好每次空拳移動的距離,共敲7下,剛好移動到骶椎處。然後再從腰部開始向下敲打,這樣迴圈做3組。

image.jpg 

腰痛透露哪些身體警訊?

腰痛是其他病症的導因,無聲無息影響腎臟功能。

如何養護腰部,才可以給腎最好的滋養呢?修繕房屋之前,必須先瞭解房屋構造,我們先來瞭解一下腎臟的「棲身之地」,再談如何維護吧!

腎的位置特殊-由腰椎、肋骨、腰肌圍成的三角區域

腰椎、肋骨和腰肌,一起圍成一個三角形的區域,把腎牢牢地「卡」在中間,緊湊的空間,雖然確保腎臟位置固定不動,卻也帶來不少麻煩:腰椎、肋骨和腰肌,無論從哪個方向位置不正,都會壓迫腎臟,影響腎功能。

三角區三個方向中,腰椎和腰肌顯的更為重要,因為進出腎臟的所有血管、神經、都分布在腰椎邊緣、穿行於腰肌。這也是為什麼我總是強調「腰痛不是小事」,因為腰椎受損、腰肌無力,刺激到腰部神經,才會引起腰痛。「痛」只是一個緊訊,關鍵問題在於導致疼痛的因素,同時也無聲無息地影響腎臟功能,這是很多人短期內無法察覺到的。

構成健康有力的腰部-關節、韌帶、肌肉

健康有力的腰部,必須有強力的支持:平穩的椎骨間關節、韌帶,既有力又柔軟、有彈性的肌肉。

每一個椎骨上,都只有三個關節:兩個側面的關節、一個椎間盤關節。載重的主要力量,來自於強壯的「椎間盤」,它位於脊椎的前半部分;而側面的關節,是為了身體能向側面彎曲、活動而設計,支撐力量的作用很弱。事實上,腰椎的所有活動,都依靠側面的關節,但整個脊椎活動起來,其實看似有點像一疊晃動的盤子。

即使有最強壯的脊椎骨,單靠本身的力量,也很難保持整個身體的直立。因為骨骼本身不會動,不能隨時調整姿勢來維持平衡,所以肌肉的輔助是必須的。腰部有數以百計獨立的肌肉,他們對整個腰部的穩定,功不可沒,簡單來說,主要有「背肌」和「腹肌」。

 

 

什麼是椎間盤突出症?

當位於脊椎骨間,充當緩衝墊的軟骨「椎間盤」發生變形、移位或破裂,會壓迫到附近脊髓和脊神經,稱為「椎間盤突出」。此症狀會發生在腰椎和頸部。其症狀為背痛、腳麻、或受到頸肩痠痛、手麻等。通常因長期姿勢不良所造成,和長期背重物、抱重物(如送貨員、搬家公司員工),導致受傷部位痠痛或麻木,嚴重甚至可能導致癱瘓。

image.jpg 

什麼是偏頭痛?

一種經常單邊發生的陣痛或搏動性頭痛,其發生的原因,目前尚不明瞭。一般推測與壓力、荷爾蒙、環境變化、藥物、食物有關,且女性罹患偏頭痛的比例,較男性高出許多。研究發現,除藥物外,規律的運動,如慢跑、游泳、騎自行車等,都可有效改善體質,預防偏頭痛。

f_280633_2.jpg 

如何減輕運動造成的肘傷害?

很多喜愛運動的人,都認為經常活動,就不會生病。其實,運動也須講究科學方法,注意保健,例如對肘關節的養護。專家提醒,經常參與網球、羽毛球、桌球等球類運動的人,要謹防罹患「網球肘」。

運動不當也會受傷

「網球肘」因多發生於網球運動員身上,因而得名,包括肘關節範圍內的滑囊、韌帶等組織的多種損傷。凡是經常用力做伸屈手腕和肘部,及前臂旋轉動作,典型的如打網球、羽毛球的動作,使前臂肌肉過度牽拉造成損傷,都會容意引發網球肘。

遠離肘關節傷害的保健秘方

敎一個非常簡單,打球之後自我保健的「小秘方」。先將自己的手肘彎曲到極限,然後瞬間用力甩出前臂,將整個手臂伸直。這樣可以隨時保持肘關節良好的血液循環,讓關節得到充分的滋養,才能靈活自如,不再受到相同的傷害。

這個動作不只是長打網球的人需要做,總是保持固定姿勢的人,例如:長時間打牌、打麻將、伏案工作者,也可以常常做。它可以舒展肘關節,就連整個上肢,都會更靈活。

image.jpg 

什麼是滑鼠手﹖

長時間使用電腦,手腕關節長期密集、反覆和過度的活動,導致腕部肌肉或關節,出現麻痺、腫脹、疼痛、痙攣等症狀的一種現代文明病,症狀發作的位置在上肢,也可能包括肩部、頸部。

【文、圖/摘自《健康養骨力》/許美陸 著/人類智庫出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