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陣 ▲東港王船祭由鎮上各千歲爺的七角頭共同組成,他們的衣著各有專屬顏色,更讓迎王祭典增添在地特色。(本報資料照片 林和生攝).jpg 

 生活是語言的土壤,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日常口語,來自於宗教信仰或儀式,例如,「交陪」是指寺廟間往來迎送、「鬥陣」原意是文武陣頭相互較勁;還有「角頭」與「老大」,也與寺廟文化習習相關。

▲朝皇宮從地方小廟,變成「椪舍學堂」興學百餘年的大廟,而今轉型為台南社大台江分校。(黃文博攝).jpg 

     祭典分工 衍生地方組織

     「台灣早期移民社會,因族群械鬥及盜匪嚴重,鄉里常成立自衛組織,為避免清廷或日本官方的疑慮,大多依附在廟方;而『角頭』就是最小的鄰里區域,每一個角頭,都會有一間角頭廟。」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館長呂理政表示。

     因此,角頭往往是最基層的民防組織,「掌管寺廟的地方頭人常被稱為『老大』,擁有仲裁力量」,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林美容也說,「除了角頭,這種最小的地域組織也稱為『部落』,後來才專指原住民聚落。」

     以研究民間「祭祀圈」與「信仰圈」聞名的林美容說,「當地方發展、人口增加,就會分出新的角頭;除了各自的角頭廟,幾個角頭有共同祭拜的村廟或地方公廟,角頭輪流擔任爐主,舉辦大型祭典,形成自然分工的地方組織。」

     公厝排憂解難 大廟興學

     例如屏東東港王船祭由鎮上七個角頭輪流主祭,並以東隆宮為地方公廟;台北關渡宮成立財團法人時,由北投、唭哩岸、石牌等五個角頭組成,各推派十三名代表,投票選出董監事與幹事。

     因此,角頭往往能反映地方的興衰發展,例如台南市安南區的海尾寮朝皇宮,當年曾是文盲墾荒者聚賭、調解角頭糾紛的「公厝」,變成興辦學堂的大道公廟。

     朝皇宮主任委員吳進池說,安南區在清末逐漸成為海埔新生地,當年墾荒戶都是「先到先占」,由於爭地糾紛多,清政府在海尾蓋了一間茅屋叫作「公厝」,讓各角頭調解糾紛;後來,有人請回一尊大道公到「公厝」坐鎮,就是朝皇宮的由來。

     移民打拚 帶著家鄉香火

     吳進池說,「公厝」當初也是賭博消磨時間的場所,直到富人吳椪舍到當地墾荒,為了解決佃農子弟的教育問題,在廟內興辦學堂,這間「椪舍學堂」運作了一百多年,戰後台灣推行義務教育才中止,近年又變身為社區大學台江分校,沿襲地方教育傳統。

     除了在地崛起的角頭廟,許多廟宇由外地分香而來,反映移民社會的一大特色。「台灣的宗教觀念裡,香火是可以分割、延續的,神明的靈力會經由分香,延續到外地的其他廟宇裡。」林美容分析。

     因此,早年許多中南部移民捧著香爐、帶著家鄉廟宇的香火北上打拚,一開始除了香爐,神案上可能只有一張紅紙,寫上神明名號;等他事業有成,再與幾名同鄉刻神像、蓋小廟答謝,日後香火漸旺,才改建大廟。

     撫慰遊子 凝聚同鄉意識

     這類分香廟又稱「鄉親廟」,往往是凝聚同鄉意識重要場所,例如北縣三重的義天宮,就是由嘉義港口宮分香分靈而來;高雄有不少廟宇,則是澎湖移民自故鄉分香而來。

▲小朋友在昔日的奉天宮廣場前寫生,當年還沒有九龍壁等精雕細琢的雕刻。(林郁平翻攝).jpg 

蛻變 ▲奉天宮主建築物今年滿卅歲,至今仍不斷維修保養。(林郁平攝).jpg  

     有趣的是,角頭廟偶爾會與外來的分香廟融合,例如台北松山的奉天宮,原本是山洞裡一幅紅綾,寫著「玉皇上帝暨列位尊神」;光復後才塑像、搭建茅草屋供奉。「八七水災後,許多雲林、彰化北上打拚的民眾,聚集在五分埔一帶,有人從家鄉雲林褒忠鎮安宮分靈,賃屋供奉五年千歲,後來信徒越來越多,才商請與奉天宮合併。」奉天宮副主委林穆泉表示。

     經過不斷擴建,奉天宮已是松山地區的大廟,但在金碧輝煌的廟宇建築背後,隱藏著遊子離鄉的感念心意。

 

  • 2010-08-09
  • 中國時報
  • 【採訪/黃文博、林郁平、黃哲斌,整理/黃哲斌】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