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jpg 

楊照無疑是當前台灣文壇最重要的批評聲音之一。當台灣文學成為顯學之後,他的意見更常被徵引,可以說引導著許多年輕人的思考。誠如陳芳明教授在本書的序裡所言,他的論述不會讓讀者有理論上的負擔,因為他對文學的看法並未經時興理論的過度格式化。

     《霧與畫》除序及附錄以外,共收長短論文47篇,分為5輯;最多的16篇,最少的4篇,而分類的原則和目的,作者在序裡有詳細的說明。其中的27篇曾收入作者的《戰後文學史散論》一、二集,因此本書可說是作者《戰後文學史散論》迄今最完整的面貌。如作者所言,他對台灣戰後文學史的「骨幹看法」沒甚麼改變,因此整體而言,新加入的篇章是補充性的。正文第一篇〈台灣文學曾經有過的豐美場域〉作為新增論文,卻是唏噓哀悼,隨著大結構的變遷,文學的美好年代已經一去不返了。

     就台灣文學史的分期而言,「戰後」其實是進入當代(相較於大陸之以1949、人民共和國之肇建為現當代的斷限),它對比的是1895年以迄終戰、嚴格意義上的殖民時代。那是這部《散論》的起點,理論上它的時間跨度包含了60餘年的文學事實,和大陸的「現當代文學」間有4年的「時間畸零地」。那歷史齒輪顯得特別尖銳的4年,日據時代培育起來能嫻熟運用日語的世代,其「殖民語言」被迫瘖瘂;而民國百萬軍民登台,徹底改變了台灣文學的客觀基礎。因此那20年間,可能是戰後文學史最複雜的時段。

     就文學史的時間而言,《散論》最早的篇章應是處理「40年代人」葉石濤,但葉以「台灣文學史家」的新形象堂皇登場已是80年代鄉土文學論戰後的事了;這顯示出戰後台灣歷史時間的多重性,因此楊照受陳傳興教授葉石濤論的啟發,寫了兩篇50、60年代文學論、兩篇葉石濤論,並以「失語症」來為葉的多變辯護。但那幾篇都寫於1994。而《散論》最早的一篇文字〈鄉土文學的宿命困境〉寫於1987,集子中關涉最多的也確是關於「鄉土文學」,包括新增的力作〈為什麼會有「鄉土文學論戰」?〉論大河小說、鍾理和、王禎和、吳錦發、舞鶴、童偉格,如果加上葉石濤論,占了全書1/5強的篇幅,論述也相當深刻有力。相較之下,作者對現代主義的關注卻相當有限。就文類而論,最受關注的還是小說,詩和散文佔了極小的比率。作者方面,單一作者討論最多的是張大春(5篇),見證了文壇的友誼;而其他論張愛玲、朱天心、舞鶴各兩篇、論朱西寧、論林懷民,都是《散論》中頗有見地的文字。而其他幾篇通論性論述:類型小說史(武俠、歷史、大河、成長、羅曼史)、文學批評史、大眾文學小史,均展現出少見的宏觀視野。

     但因為是「散論」,享有特殊的自由;並不需求全(當然也不可能求全),不需做歷史哲學上的推論,也不需擬構出一個文學史的大架構。理論上只需隨興趣而選擇性的討論,或許這也是「散論」特有的興味吧。

     身為學運世代,楊照自己身在台灣多變的「當代」裡。見證了文學史的激烈變遷,經歷台灣文學的豐美與衰敗、本土政治的最好與最壞;也曾向不同的「當下現實」回歸過,歷經浪漫滅絕的轉折。幸好,文學品味和分析能力並沒有因此磨損。

  • 2010-09-12
  •  
  • 【黃錦樹 (暨南大學中文系教授)】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