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獲利成長趨緩等四大因素,IBM等科技股近來飽受投資人冷落(彭博資訊).jpg 

投資人近來明顯規避科技類股,科技股股價與標準普爾500指數相較,已跌到20年來的低點。伯恩斯坦研究公司(Bernstein Research)分析師薩科納吉在最新研究報告中指出,這個現象背後可能有四大因素。

5844126-2416680.jpg 

一、科技業成長趨緩。薩科納吉認為,市場正在「懲罰」微軟(Microsoft)、IBM、思科(Cisco)與Google等成長趨緩的指標股。科技股的成長相較標普500成分股已低於2007年前的水準,在金融海嘯時期的表現也不如標普500成分股。

步出金融危機後,雖然科技業營收與獲利表現都優於標普500的整體表現,股價卻持續走軟。薩科納吉估算,科技業的年營收成長雖有7%至8%,卻不如過去20年來的平均值10%,股價低迷不過是反映企業成長放緩。

二、科技股獲利品質不佳。薩科納吉觀察美國市值前六大的硬體生產公司,只有蘋果公司公布依照公認會計準則(GAAP )計算的財報,其他業者則未納入無形資產或股票選擇權的攤銷。薩科納吉表示,市值前20大的科技業者有10家至少未納入上述其一,相較之下,市值前20大的非科技業者只有兩家未納入這些攤銷。投資人認為科技業獲利該打折。

三、海外競爭風險變大。薩科納吉指出,投資人擔心海外競爭增強會侵蝕毛利率與獲利,對手包括印度資訊服務、台灣個人電腦與中國網路事業。不過,這些趨勢不是新鮮事,美國科技業者近幾年已擴增海外據點,希望能提振營利。

四、不願現金回饋股東。薩科納吉表示,雖然科技業現金餘額仍高,回饋給股東的卻極少。市值前20大的科技業者只有10家配發股利,也只有英特爾(Intel)與ADP這兩家公司的股利比率高出標普500指數股業者。

薩科納吉在報告中說,在業者好像囤積現金的情況下,投資人可能對科技股的高現金存有戒心,尤其是過去動輒併購或無意回饋現金的業者。

【編譯賴美君2010/09/12 經濟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