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虎是亞洲土產的貓科動物,祖先在兩百萬年前出現,與我們「智人」同時演化,都是經過冰河時代考驗的年輕物種。古人對虎非常熟悉,甲骨文裡已有虎的象形字;我們對虎的文化想像,也源自先秦時代,有成語為證:虎視眈眈(易)、暴虎馮河(詩)、苛政猛於虎(禮記)。 直到廿世紀初,華南城郊山野有老虎出沒,仍是常事。可是,老虎是夜裡出沒的獨行動物,我們對牠們的習性知道得很少。即使膾炙人口的故事如武松打虎,作者描寫老虎「抓人只是一撲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著,勁兒先就洩了一半」,繪聲繪影,卻毫無根據。更扯的是,武松居然是從正面按住虎頭將虎打死,雖說拳打腳踢,卻毫無章法,連絕招「玉環步、鴛鴦腳」都沒使上。若非老弱病殘,怎會任人那樣毒打?好漢又怎下得了手? 母獅食子 符合演化的算計 「虎毒不食子」是另一個想當然耳的臆斷。不過,這倒不是「不科學的」東方人才有的成見,西方科學家也相信。由於肉食哺乳類絕大多數都不忌腐肉,因此過去學者觀察到成年個體大嚼幼仔屍體,幾乎不曾懷疑幼仔的死因。動物園裡見到成獸殺害幼仔的行動,也會同情地理解為人工環境製造的精神異常,不去追究。 一九六○年代,京都大學研究生杉山幸丸、哈佛大學研究生賀迪(Sarah Hrdy),先後赴印度研究葉猴(langur)。他們發現「殺嬰」似乎不是猴子發神經,而有演化邏輯可言,學界譁然。最後,田野資料證實殺嬰是動物界普遍的現象,而且兩性各有算計。 以貓科動物中資料最豐富的獅子來說,幼仔的死亡率高達三分之二,遭到母獅遺棄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學者在非洲目睹的幾個例子,都是看來健康的小獅子,只有幾個月大,遺棄牠們無異謀殺。 其實母獅的行為符合演化的算計。原來牠們一胎平均生兩、三個,要是發生意外只剩一個,硬把牠帶大,反而妨礙母獅的生殖利益。因為哺乳會抑制發情。為一個孩子喪失一年半的生殖時間,比起擺脫牠重新懷孕,期望下次一口氣養大幾個,哪個划算? 撙節開支 為了孩子的未來 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的生命。偏偏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我們知道怨天無益,於是反求諸己,建設人文世界。「虎毒不食子」是人文規範,與自然無涉。我們期望每一個子女都能長大,成家立業。我們的願景是,下一代都享有美好的人生。 然而,到了新世紀,這個願景似乎愈發渺茫,特別是在我們這樣的民主社會中。經建會預估:二○五○年,國內高齡人口(六十五歲以上的人)將達三分之一以上。現在正在讀大學的人,那時正值預備退休的年紀;他們領得到退休金,有完善的健保照護嗎? 現年五十歲以上的人,包括筆者,退休金與健保利益都指望這群歲數與子女相當的人賺錢、納稅。他們甚至沒投過票,就被迫非得保障我們的晚年不可。而他們的晚年,還是我們決定;我們才有權債留子孫!健保連年虧損,調升保費的計畫已胎死腹中。現在又有人串連上街,要求政府繼續擴大開支,據說是為了孩子的未來。什麼未來?還有比二○五○年更迫切的未來嗎? 虎毒不食子,今村昌平的電影《楢山節考》做了最好的注腳。 (作者是生物人類學者,任職於中研院史語所) 【2009/07/25 聯合報】 |
belongnews@gmail.com
- Jul 31 Fri 2009 16:33
王道還:虎毒不食子?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