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作家林煒珽】

 

美國的運動畫刊最近開始討論美國職棒大聯盟所採用的五人制先發投手輪值表是否真得洽當,結果在棒球作家巴拉德(Chris Ballard)的追根究柢下,赫然發現這個行之有年的傳統根本毫無科學根據,一切只是場美麗的誤會。

 

巴拉德在棒球界四處詢問,到底這個五人輪替、投一休四的制度究竟從何而來,有沒有任何科學的實證,結果令人驚訝的是,沒人能夠給他一個肯定的答案,最後從棒球統計網站Baseball Prospectus的創始人之一卡洛(Will Carroll)口中得到一個最可能的解釋,「在1968年以前,每支球隊都是用四人先發投手輪值,但後來道奇隊因為陣中人才濟濟,開始用五人輪值制,而不是因為害怕受傷。」當道奇隊首開先例後,其他隊也紛紛拷貝。重點是,當這個典型開始樹立後,居然沒有任何一支球隊來檢討是否每位先發投手所需的休息時間都一樣,大家就這樣渾渾噩噩地也過了40年。

 

所以巴拉德提出一項新的理論,就是有些人可以休息三天就上場,不需要一定拘泥於投一休四的慣例。某些強力型投手像是沙巴西亞(CC Sabathia)或是哈勒戴(Roy Halladay)都很能在只休三天的情形下繼續發威,但有些靠變化球(或是極端省力的蝴蝶球)維生的人也不一定能夠在短休息的情形下出賽。所以讓耐操耐投的人多上場,讓不定時炸彈或玻璃人少登板幾次,如此一來,很多球團和球員都可以獲利。

 

想像一下如果舊金山巨人隊可以讓林瑟坎(Tim Lincecum)和坎恩(Matt Cain)這對年輕巨投每年各多上場六到七場,而不是容忍馬丁尼茲(Joe Martinez)每四天得要登板去心驚膽戰一次。又如果費城人隊可以讓克里夫李(Cliff Lee)和漢默斯(Cole Hamels)多點上場機會,豈不是可能早就讓國聯東區其他各隊打包了?而對於球員和經紀人來說,每年多出這麼多出賽機會,就可能拿到更多勝場,也更可能拿到塞揚獎,只要不會受傷,何樂而不為?

 

根據美國運動醫學學院(這就是手部專家安德魯斯博士Dr. James Andrews主持的醫院)的主任佛萊席格(Dr. Glenn Fleisig)表示,「不是投球會讓手臂受傷,而是讓疲憊的手臂投球才會導致受傷。」但有沒有球隊真正地測量過每位投手們的恢復時間需要多久?答案居然是沒有。「投手和球隊來的目的都是要找出他們的動作中有沒有會讓他們受傷的地方,所以我們的工作都是抓出錯誤。沒有人來問我們投手應該多久上場一次。他們甚至連請我們評斷一下這傢伙該當先發或是中繼都沒有過。」

 

巴拉德還不信邪,在棒球界東找西找,找上了一手培養出派柏本(Jonathan Papelbon)的紅襪訓練員雷諾德(Mike Reinold),而這位棒球體能訓練大師也說:「這個點子不錯,有趣喔。」言下之意當然是,我以前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

 

如此看來,棒球界真的事充滿了各種的傳統和接近迷信的執著,從路易士(Michael Lewis)的『魔球』一書我們就看到以外界人士的眼光,一一揭開大聯盟裡面一些令人不可思議的怪誕之處,而現在有巴拉德點出先發投手輪值的迷思,這些球隊甘花上億美金在投手的投資上面,卻完全沒有研究投手的生理狀態,或是用醫學角度去檢驗投手個人差異,可見一本魔球還是不夠,要有人趕快寫個第二本吧。

 

 

【2009/9/6 聯合新聞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