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尿、尿失禁.jpg

膀胱過動症常令女性難以啟齒,羞於求醫,有人因為這樣,差點引發家庭糾紛。

 台中榮民總醫院婦科主任洪滿榮說,一名30多歲女病人,因產後漏尿、失眠和性事問題求診。女病患說,看到老公偷偷買女用衛生棉,舉止鬼鬼祟祟,懷疑老公在外偷腥,質問之下,老公才說是幫他70多歲媽媽買的,媽媽因年紀大不好意思買衛生棉,才叫兒子代勞。

 另一位女病人的兒子姚先生也說,母親頻尿、漏尿,本來想開刀,但年紀大不敢開,也聽人家說,吃藥治尿失禁,有人吃到洗腎,媽媽因此愈來愈不想出門,每天待在家裡唉聲歎氣。

 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校長、馬偕醫院副院長蘇聰賢說,台灣15歲以上女性,有175萬人有漏尿、頻尿之苦,其中只有一成者會主動尋求醫療協助,且常在症狀出現3年後,才想要和醫師討論,其他未就醫者,多以「少喝水、少外出、用護墊及穿寬鬆衣服」因應。

 膀胱過動症典型症狀為,常有強烈及突發的尿液感,一天小便超過8次,晚上也起來小便超過2次,還來不及上廁所就漏尿。洪滿榮說,老化新陳代謝功能變差,生產骨盤鬆弛,都是造成胱過動症的原因。

 洪滿榮表示,尿道鬆弛才需考慮開刀,因為尿道就像水龍頭開關,鬆了最好關緊,但膀胱過動症除了生理因素,有時和工作壓力、生活緊張或焦慮也有關係。

 洪滿榮指出,30多年前就有改善膀胱過動症的藥物問世,但會有口乾、便秘或精神恍惚等副作用,近年藥物改進,已將副作用發生機率,由7成降至不到2成。

 病患照過來

 

1.有尿意先忍住,1天練習15分鐘,盡量做到每3小時才尿1次

 

2.每天喝4到6杯飲料(約1千至1千5百cc),其中白開水應至少占一半

 

3.避免喝含咖啡因、碳酸、人工代糖、柑橘類飲料,及少吃辛辣食物

 

4.規律排便

 

5.少吸菸

 

6.留意體重,避免肥胖

 

7.多練凱格爾氏運動

 

【2009/10/21 聯合報】

懷孕一定要關心的200則問題.jpg 

 

產後尿失禁 新手媽媽勿驚慌

對剛生完產的媽媽而言,突如其來的漏尿使人感到震驚與惶恐!其實,產後約有三分之一的媽媽會出現尿失禁,但是大部份會在二個月回復正常。

是什麼原因導致產後尿失禁呢?這和下列幾個因素有關:一、懷孕時子宮長期壓迫骨盆肌肉組織造成骨盆底肌肉鬆弛。二、生產期間,第二產程過長。其它還有:產次過近、孕前體重過重、生產次數過多、母親年齡大、胎兒體重過重、會陰切開術的方式等都有可能造成產後尿失禁。

根據國際尿失禁協會(ICS)定義尿失禁是指尿液不自主流出,是一種個人衛生及社交的問題。尿失禁分為四種型態:應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滿溢性尿失禁。應力性尿失禁是最常見的一種;發生原因是當腹部壓力(咳嗽、打噴嚏、跑步、上下樓梯、從床上做起或肚子用力)突然增高,膀胱內壓力也上升,並且壓力高過於尿道擴約肌關閉壓力,即導致尿液漏出。急迫性尿失禁:突然的感到尿很急,憋不住尿而造成的漏尿。混合性尿失禁:合併有應力性尿失禁和急迫性尿失禁的症狀。滿溢性尿失禁:病人原本就有慢性長期尿液儲留的問題,當腹壓增加時尿液就會漏出(或被擠出來)。

產後尿失禁多屬應力性尿失禁,尤其生產時可能使骨盆軟組織、筋膜肌肉受損、局部神經去神經化、膀胱頸及尿道支撐組織損傷,使骨盆底部支持功能受到破壞。其實在懷孕期間也有準媽媽會發生尿失禁的,這和尿道膀胱後角的角度改變有關,再加上懷孕期間荷爾蒙(動情素、黃體素、鬆弛素)的影響,骨盆組織較脆弱並且具有延展性,所以也容易產生漏尿的問題,但請準媽媽們不要太擔心,這些情形大部分是短暫性的,可以恢復的,僅有極少部分的孕婦會持續有尿失禁。

產婦在產後坐月子期間儘可能休息,並隨時練習凱格爾運動(骨盆底肌肉運動),此運動可強化骨盆四周的肌肉,使骨盆肌肉能好好的支撐膀胱、尿道、陰道及直腸。並藉由強化骨盆四周的肌肉來改善漏尿、頻尿及骨盆腔鬆弛的問題,增進夫妻性生活的品質。

凱格爾運動的做法主要是收縮陰道及肛門的肌肉。這個運動不是人人都能立刻學會,以下有幾個方法可以輔助您找到正確得骨盆底肌肉:

1、當您解尿時,可嘗試停止解尿,如果能做到中斷尿流,表示您的骨盆底肌肉有縮收。此種方法並不建議經常使用,以免造成尿道感染。

2、想像您正需停止解大便,將肛門周圍的肌肉緊縮,如果您能體會到肛門口緊收並被拉起的感覺,這表示您的骨盆肌有收縮。

3.以半躺或蹲下的姿勢將手指放到陰道裡,嘗試收縮,如果感覺到手指被夾緊,表示您的骨盆底肌肉有縮收,此種方法僅限於產後四到六週傷口癒合後使用。在做骨盆底肌肉運動時,應放鬆腹部、大腿、臀部的肌肉,避免再次造成「腹部壓力」上升導致運動效果不佳。骨盆底肌肉收縮運動每天應作3~4的療程,一個療程應作20下至40下收縮,每次練習應有快速收縮及慢速收縮兩種。而且在您躺著、坐著、站著、坐車、看書、作家事時任何姿勢、任何時間皆可做運動呢!

如果骨盆底肌肉運動(提肛肌運動)效果不好,可以進行「骨盆底肌肉生物回饋治療暨電剌激治療」。「生物回饋」是利用影像或聲音正確訓練「凱格爾運動」的一種治療方式。「電刺激療法」以陰道探頭置入患者陰道中,透過主機的微電流能量調控,間歇式地刺激骨盆底肌肉的會陰神經系統,抑制膀胱不當反射。此治療效果不錯,但需在產後四到六週、傷口癒合後才能做的治療。

 【文/萬芳醫院婦產部產科主任 仇思源醫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碧琴司の 的頭像
    碧琴司の

    ✍ 碧琴司の →ße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