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MLB 美國球季觀戰大全 特刊.jpg 

今年季後賽最大的特色是甚麼?不是A-Rod的大復活,也不是費城人的李吉(Brad Lidge)神奇地又成了終結者,而是裁判們的誤判連連。從第一輪的分區系列賽到第二輪的聯盟冠軍賽,大聯盟的裁判們的表現幾乎可用慘不忍睹來形容,各種能發生的狀況幾乎都發生了。所以大聯盟罕見地做出決定,在今年的世界大賽中僅用曾站過世界大賽的老牌裁判執法,打破了以往都會調上一兩位菜鳥來吸收經驗的慣例。在以往的25屆世界大賽中,只有一屆沒有啟用初登場的裁判,而在最近兩年,這種初體驗的判官比例還高達百分之五十。但今年這種判決品質,連向來打死不認錯的大聯盟都無法辯駁,只好做出這種改變。

 

如果以今年季後賽裁判凸槌發生的先後順序來排列,先是巴克能(CB Bucknor)在天使紅襪第一戰中兩度誤判,讓他原本內定要在世界大賽中執法的機會泡湯;接著有米爾斯(Jerry Meals)將費城人隊阿特利(Chase Utley)該是界外球的判成內野安打;庫西(Phil Cuzzi)將雙城隊茂爾(Joe Mauer)明顯先碰到卡布瑞拉(Melky Cabrera)手套然後在界內落地的飛球當成界外,而其他的裁判組員居然沒人來幫忙他改正判決;然後最誇張的當屬美聯冠軍賽第四戰,先是二壘審史考特(Dale Scott)將擺明已經在二壘被牽制出局的史威夏(Nick Swisher)判為安全回壘,接著在大聯盟廣被尊為頂尖判官的麥克蘭德(Tim McClelland)居然發生兩次嚴重誤判,先是將和飛球進手套同時起動的史威許判為提前離壘,讓洋基少拿一分,也讓天使莫名其妙拗到第三個出局,接著又在洋基錯誤跑壘中只判原本三壘跑者波薩達(Jorge Posada)出局,誤判該成為第三個出局者的卡諾(Robinson Cano)安全上三壘。賽後麥克蘭德自己都承認錯誤,「我也不知道為何,我就是沒看到。這是兩個明顯的誤判。」史考特在第五戰再度出包,將先一步踩上一壘的戴蒙(Johnny Damon)判為出局,讓天使一壘手莫拉列斯(Kendry Morales)和投手雷奇(John Lackey)解套。

 

季後賽這種一戰往往就定生死的場面,更讓裁判們的每次吹判都會被放在放大鏡下檢視。更多人開始討論既然其他兩大職業運動美式足球(NFL)和NBA都有慢動作重播來輔助改判,為何棒球不將慢動作的運用再擴張到更多的地方呢?當然此時最常聽到的聲音開始出現,像是基特(Derek Jeter)在第四戰後就說:「裁判也是人,他們也會犯錯,裁判已經盡力了。有時判決對你有利,有時不利。我不覺得這對於比賽的結果有任何影響。」紅雀老教頭拉魯薩(Tony LaRussa)也說:「比賽的一部分就是裁判們盡力做出他們最好的判決。你看球員打球,看我比賽作戰,沒有人是完美的。」托瑞則說:「現在比賽已經夠長了,(如果開始看慢動作)我覺得就會變地沒完沒了了。」反對用慢動作的理由整理過後,可以分為三大類:1.誤判是比賽過程的一部分;2.重播會讓比賽過於冗長;3.球員不是完美的,所以裁判也不是完美的。

 

原本不贊成重播的棒球作家波斯南斯基(Joe Posnanski)在這個季後賽終於改變了想法,他也提出三大理由來反駁反對慢動作重播者的論點:

1.誤判在以往當然是比賽的一部分,但那是因為當時沒有這麼高科技的轉播,現在能夠用慢鏡頭看清楚關鍵判決,為何不用?

2.當然重播會讓比賽的節奏變慢,但這是可以在技術上調整的;

3.球員和教練他們的目標是要贏球,想要獲勝就要冒險,而冒險常常會失敗,這就是棒球比賽好看的地方,這也是比賽的一部分沒錯,不過裁判的工作完全不同,他們領錢是為了要做出『正確』的判決,而不是去贏一場比賽。

 

美國當紅的運動脫口秀主持人派崔克(Dan Patrick)在他的節目中公開鼓吹讓兩隊的總教練模仿NFL,每場比賽各有一次挑戰裁判判決的機會。如果繼續讓棒球比賽停留在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判決水準,在如今在官網上已經可以看到每一顆球的XY軸變化角度的高科技年代,說得過去嗎?

 

【2009/10/26 聯合新聞網】

001.jpg 

西方有句諺語:「犯錯人皆難免,寬恕則屬超凡。」(To err is hvan;to forgive,jivine)與名著《尤利西斯》作者同名同姓的美國職棒大聯盟裁判吉姆.喬伊斯(Jim Joyce)在六月二日晚上把一場極難得的「完全比賽」(perfect game)搞砸掉了。明明是出局,這位有二十年經驗的老裁判誤判印地安打者安全上一壘,而使老虎主投賈拉若加失去了一場無安打、無人上壘、無失誤的完封兼完美的完全比賽。

     喬伊斯在賽後看錄影帶時,馬上認錯,哽咽地自責說他把「那個孩子」的完全比賽毀掉了。來自委內瑞拉的賈拉若加是受害人,但他的氣度與風度更好,好到可說已臻「超凡之境」。那天晚上球賽打到第九局上半,今年實力奇爛的克利夫蘭印地安人已二出局,底特律老虎三比○領先,眼看今年第三場完全比賽就要出現。印地安人球員唐諾打了一個內野滾地球,老虎一壘手去接球,賈拉若加跑到一壘補位,風評一向不錯的喬伊斯竟判唐諾安全上壘。賈拉若加原以為跑者出局,聽到喬伊斯的判決後,只是眉頭稍稍一皺,隨即露出無奈笑容。賽後賈拉若加說:「我們都是人…,沒有人是完美的。」

     球迷和媒體熱烈贊揚賈拉若加的運動員風度,尤其是在球風日下的今天,賈拉若加做了一個最光彩的示範。喬伊斯的公開認錯和自責亦獲得了很多掌聲,他改變了大家對裁判「從來不認錯」的刻板印象。球迷和媒體的掌聲以及老虎對他的寬恕,又使本性敦厚的喬伊斯再灑了幾滴熱淚。

     在犯錯與寬恕的輪轉之後,棒球界和媒體立刻展開棒球是否應擴大使用「立即重播」的激辯。目前唯有美式足球在場邊使用「立即重播」(如判決有誤可改判)規則,而棒球只有在檢視全壘打是在界內或界外時才使用「立即重播」。職棒大聯盟會長塞利格是個保守派,他表示誤判就誤判,不會改變。他也不贊成擴大使用「立即重播」。據民調顯示,力主規則照舊,不要使用「立即重播」,亦不必把誤判改正過來的傳統派,這遠超過主張變更的革新派。

     傳統派認為棒球本來就是有太多的「人為因素」,也就是包含人為的錯誤與主觀因素。例如主審對好球與壞球的判斷常因人而異,有些主審的「好球帶」過於寬鬆,有些太嚴。而一、二、三壘及本壘對安全上壘和出局的判決,亦常出現誤判情況(如喬伊斯)。去年季後賽洋基對雙城,雙城明明打了一記二壘安打,結果裁判竟判為界外球。傳統派強調「棒球之美」,就是有些人為因素。他們認為棒球雖是比賽,也是藝術,更是傳統的延續;絕不可以亂改,更不能隨便加添所謂現代科技的「立即重播」。傳統派的另一個理由是,棒球賽是「永恆的」,因此棒球是所有球類比賽中唯一沒有時間限制的,可以打三小時,也可以拖至六小時,甚至更久,只要分出勝負。球賽已經夠長了,如採用「立即重播」或其它「干涉」比賽的新規則,則球賽勢將「不知伊於胡底」。

     但革新派表示棒球充斥了人為的錯誤,特別是主審和裁判的誤判,好好的一場球賽常被主審或裁判所糟蹋。近幾年來情況益趨嚴重,大聯盟已到了必須採取行動的時候了,絕不能因循苟且,藉口維護傳統和所謂棒球的「完整性」而拒絕改變。但革新派在這場大辯論中明顯居下風,大聯盟(辦公室在紐約曼哈頓)是一言堂,許多事情和糾紛,會長說了算。除非在本季內又發生嚴重誤判的糗事,否則棒球仍將「我行我素」下去。

     其實,這場辯論亦多多少少反映了美國人的民族性格與文化涵養。棒球是美國發明的,歷史比籃球和美式足球還久,儘管近年來禁藥的氾濫已使棒球蒙羞,但大部分球迷仍矢志要維護棒球的傳統風格,不願再加任何「外來因素」。雖然拉丁和亞裔等「外來」球員已越來越多,但球迷能夠接受他們,只要他們夠水準。但如要在規則上或程序上加東添西,球迷就會反彈;這種情況像極了歐巴馬在推動健保改革時所遇到的阻力一樣。美國人民有些地方富於創新、勇於冒險,但有些地方則寧可墨守成規,以不變應萬變,大部分棒球迷就屬這類「運動民族主義派」。

     既然不願改變規則的聲音蓋過革新派。那麼,大聯盟現在最急需做的即是改進裁判素質,培養新一代的人才。設在佛羅里達的裁判學校責任重大,一場比賽的好壞與裁判關係太大了。喬伊斯的主動、迅速認錯是了不起的;但他的誤判,卻是不能原諒的,那是棒球的永恆之恥。

  • 2010-06-09
  • 中國時報
  • 【林博文】
  • 我見我思-世界盃的英雄與狗熊【何榮幸2010-06-16 中國時報】

  • 001.jpg 

    一場被裁判誤判而「沒收」的完全比賽,竟然成為一則各方讚揚的勵志佳話,連好萊塢編劇也寫不出這麼精彩曲折的劇本。原來,人生可以因為遺憾而偉大,上星期老虎隊投手賈拉若加擔綱的這場棒球悲喜劇,已讓球迷進入另一層觀戰境界。

         透過一遍又一遍的重播,球迷原本見證了一場重大悲劇的誕生。半個月前還在小聯盟等待機會的賈拉若加,好不容易在大聯盟投出他人生中最重要一場球賽,九局完美表現卻毀在一壘裁判喬伊斯對最後一個人次上壘的明顯誤判上。這個結局,原本應該以賈拉若加終身憾恨、喬伊斯成為全美公敵收場才對。

         但是,賈拉若加的第一時間反應,卻讓這場悲劇頓時得到昇華。我不知道一個血氣方剛、距離最大夢想只差一步的年輕人,如何能有這樣的修養與豁達。所有球迷看到的是,賈拉若加對裁判抱以難以置信的苦笑,然後重新走上投手丘,認真、敬業地完成他的第二十八個出局數。

         後來的發展我們都知道了:喬伊斯觀看影帶後承認誤判,接著上演老裁判含淚道歉、連白宮都希望大聯盟能承認完全比賽、大聯盟強調「誤判也是比賽的一部分」維持原判、年輕投手送上攻守名單原諒老裁判、汽車公司贈送百萬跑車肯定年輕投手運動精神等戲碼,催淚悲劇只過了一天就轉為勵志喜劇。

         我認為,這場「消失的完全比賽」能夠走出陰霾的最大關鍵,既不是名聲很好的老裁判自我懺悔,也不是白宮順應民意表達關切,更不是汽車公司趁機宣傳的送車大秀,而是這個年輕投手看待人生重大遺憾的態度。因為賈拉若加在那個決定性的瞬間選擇「繼續努力,完成使命」,才會讓結局逆轉。

         更精確來說,賈拉若加當然無法接受這項結果,但他展現的態度是「我的人生要如何面對這項重大遺憾,由我自己來決定,沒有任何人可以替我決定」。我相信,因為這個年輕人以神奇的苦笑取代暴跳如雷、激動抗議、無心戀戰、隨便應付下一個人次,讓他失去完全比賽後的人生變得如此不同。

         沒錯,賈拉若加在大聯盟歷史上被剝奪了一項珍貴紀錄,但他留給所有球迷的深刻、良好與難忘印象,我認為早已超越今年大聯盟已經出現的兩場完全比賽,即使放在大聯盟二十場完全比賽的百年歷史中也毫不遜色。

         這是賈拉若加為自己創造的歷史記憶。這個因為遺憾而偉大的棒球人生,再也沒有任何人可以沒收了。

  • 2010-06-09
  • 中國時報
  • 【何榮幸】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碧琴司の 的頭像
      碧琴司の

      ✍ 碧琴司の →ße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