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guar Show Girl.bmpRosie Huntington Whiteley.bmp 

虎年蒞臨,前途變數頗多,回顧牛年的台灣經濟,雖然處於金融海嘯影響之下,在世界上,其表現仍較多數國家較有起色,但是處在困窘之中,許多經濟社會問題浮出,在各種低迷的經濟指標背後,短期的問題也許隨著經濟回暖而自行消失,令人擔心的是經濟結構轉變所產生的長期問題,如不尋求對策,可能將台灣經濟陷入難以自拔的一種新困境。

譬如台灣的所得分配惡化,貧富差距從1998年的32倍飆升到去年的62倍,貧窮線下的家庭達9.3萬戶,全年平均失業人數63萬9000人,富者開豪華跑車呼嘯鬧市,貧者騎機車與行人爭道;億萬豪宅與平價民宅對立;奢侈消費與節衣縮食的小民成強烈對比。社會上,仇富心理出現,但縱有豪宅稅、奢侈稅,也無法改變已存在的現實。

擴大市場推動成長
深入觀察,在於台灣的經濟結構變了。1950年代在勞力密集、出口導向的經濟體制下,基層就業增加,低所得階層的所得成長遠大於高所得者,加以累進稅制的配合,衡量台灣的所得分配的吉尼係數一度與北歐諸國並列,為世界上所得分配最平均的國家之一。1990年後,台幣升值,地價高漲,工資水準也大幅增加,勞力密集產業被迫外移,資本密集產業取而代之,高科技業者,就業人數少,所得高,傳統產業在1998年的產業危機中受創嚴重,所得分配差距開始拉大。2000年後產業外移造成空洞化浮顯,隨之不斷釋出失業,服務業規模小,品質較差,薪資相對較低,難以取代,經濟停滯不前。隨後,金融海嘯所得減少,低所得戶增加,經濟更形窘困。
為鼓勵台商資金回流,累進稅制下的土增稅、遺產稅大幅降低,所得稅率在國際上的稅率扁平化趨勢下,也可能會向下調整,租稅的垂直公平打折扣後,更加助長財富不均的現象。而台灣未能及時擴大資本市場涵容匯回的台商資金,造成股市與豪宅泡沫化的飆漲,成為富者益富、貧者益貧,社會貧富尖銳對立的主要原因。
與東鄰日本比較,自1989年以後,經濟失落20年,產業外移,經濟蕭條乏力,失業持續攀高,拖到今日,疲態俱顯,問題叢生,彷彿是台灣的前車之鑑。就當前台灣的情勢來看,未來產業空洞化的趨勢顯然將更加嚴重,政府短期解決失業的手段難以面對長期結構調整下增加的失業人口,財富不均可能會由社會問題變成非理性的政治問題,經濟體質若因此持續逐漸的減弱無法改造,縱使兩岸經貿進一步的開放,也無法挽回其頹勢。
轉型中的台灣經濟結構,要如何定位?台灣未來的明星產業在哪裡?明日的主力產品何在?要用哪些政策來推動民間的生產投資?其中,擴大資本市場的金融改革勢在必行,一個有效率、規模擴大的金融市場可將回流的台資快速的轉化到經濟各部門,成為推動成長的力量,必要的市場開放已不可避免。易言之,政府在台灣經濟結構轉型中,應扮演長期擘劃、利用法律體制改革,導引產業方向的角色。
在此關鍵時刻,我們建議集合全國產、官、學各界專家的力量,仿往日經濟發展會議的先例,集思廣益,為台灣經濟的未來找出一條出路來。


作者為政治大學金融系教授

2010年02月22日蘋果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碧琴司の 的頭像
    碧琴司の

    ✍ 碧琴司の →ße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