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麵包師傅吳寶春,昨天在巴黎世界杯麵包大賽個人賽上,勇奪全球第一面麵包大師世界金牌,不負行前吳揆授旗與民眾期待,成為最新「台灣之光」。
○八年獲得同賽銀牌的他,有「麵包詩人」之稱,這次以八小時獨力完成七種、兩百五十個麵包,創意、美感與口感讓評審驚艷而更上一層樓摘金。
吳寶春說,上台領獎的那一瞬間,現場播放台灣國歌、國旗在會場飄揚,他內心充滿感動與感謝,他從沒想過一個小小的麵包師傅,竟也能讓台灣站上世界舞台。他感謝生命中所有的貴人,也要將榮耀獻給在天國的母親。
來自全球十七國、廿四位超級頂尖麵包師都想爭取唯一的「麵包大師」獎,吳寶春抽到最後一位、法國時間九日上午六點進場,參賽者須在玻璃窗內工作,一舉一動都在眾人注視下,公開透明所有製作過程,若非身經百戰,很容易緊張出錯。他說,以兩百分的準備應戰,沒有壓力也不覺緊張。
主辦單位在賽程中,臨時發現發不出酸裸麥麵粉,吳寶春非但不抗議,還臨機應變,為自己解套,評審團主席特別肯定誇讚。吳寶春說,「以不變應萬變」是參賽最重要的準則,應該立刻面對並解決問題。評審團講評說,吳寶春的作品用心,美感與意涵兼具;且做出了「最好吃的法國麵包」。
吳寶春觀察日本隊的水準不容小覷,賽前他與日本隊一起練習,彼此都備感壓力;他說,日本是他學習烘焙的地方,也會持續到日本習藝。他預計十二日晚間返抵國門。
【記者羅建怡 2010/03/11 聯合報】
他曾經是個最遠只到過屏東市區的小孩,現在卻站上了世界的舞台。終其一生,他的努力,都只是為了愛。
2008年3月,台灣代表隊首次在世界麵包大賽中贏得亞軍!在高舉大獎盃的得獎者中,吳寶春小小的身影顯得特別醒目,他不但是外國麵包師傅口中「法國麵包做得最好的人!」還獲得2010年個人冠軍賽的參加資格!這場比賽,不但肯定了他的成功與努力,更對他有著特殊的意義……
那是對媽媽的愛,想到媽媽就勇敢!媽媽不辭勞苦的付出,赤貧囝仔離鄉打拚,立下「一定要成功」的心願。
媽媽溫暖的鼓勵叮嚀,讓他度過挫折低潮,收起眼淚面對一次次的挑戰。
而媽媽留下的記憶滋味,更幫助他創造出充滿愛與幸福感動的冠軍麵包!
雖然媽媽已經不在,但她的愛與精神,他會用一輩子的生命傳承下去!
那是對麵包的愛,他立志做麵粉裡的科學家與哲學家。
為了追求理想的美味,麵包成為他的導師,教他堅持溫度與時間的每個細節。
面對費心培育的老麵,麵包成為他的孩子,即使徹夜呵護照顧也不覺得勞累。
當決定用畢生熱情投入,麵包變成了他的志業,他要讓全世界看見台灣的麵包!
不僅僅是麵粉、酵母和水,在每一口麵包背後,蘊含的是他最深厚的心意!
沒有過人的天賦、沒有優越的背景,他有的只是,
比挫折更柔軟低伏的身段,比困難更堅毅不變的努力。
內容搶先看:
勝利留給有準備的人
抱最大希望,為做大努力,做最壞的打算。──嚴長壽,《總裁獅子心》
台灣隊最後能夠得到世界麵包大賽亞洲區冠軍,我必須感謝一位日本朋友,他就是二○○二年得到世界麵包大賽冠軍的菊谷尚宏先生。
為了增加獲勝的籌碼,中華穀類烘焙研究所、高雄餐旅學院等機構也努力協助我們。剛好此時日本東客麵包為了推銷麵包,特別派了於二○○二年世界麵包大賽中奪得冠軍隊伍成員之一的菊谷尚宏來台作秀,將他得獎作品的歐式麵包介紹到台灣來,一時造成轟動,並造成熱賣。
機緣巧合,東客麵包與高雄餐旅學院有建教合作計畫,於是來到高雄餐旅學院。我們藉機情商請他們為我們做一天賽前訓練與示範。他們慷慨地答應了我們的請求。日本隊正是上一屆世界冠軍隊伍,享有種子隊的優待,不用參加此次亞洲區的比賽。
第一次見到菊谷尚宏師傅,和我想像中的世界冠軍完全不同。他高高瘦瘦,眉毛濃黑,戴著無框眼鏡,態度溫和而斯文,完全沒有「世界冠軍」的霸氣,看起來就像一個平凡人。如果說他有與他人不同之處,就是他的一雙大手。據他說,這是因為他「每天用心揉麵團」,感受麵團的生命力,進而去激發創作靈感。
看到眼前活生生的世界冠軍,我問了他很多問題,包括比賽時的心情,還有,「怎麼來準備世界大賽?」菊谷先生回答:「我一樣會興奮、緊張,因此我每次練習時,不是要練到一百分,而是一百五十分。」他解釋,比賽過程中,因為壓力或緊張,整體的實力會下降,如果有一百分的實力,可能下降到七、八十分,如果練到一百五十分,即使實力大打折扣,還是有一百分的可能。
我聽了恍然大悟:原來日本人是這樣準備的!我馬上決定,我要練到兩百分,才能贏他們。
更令我感動的是菊谷對於麵包的熱愛,任何人都可以輕易地就感受到他對麵包的投入與熱愛。他並不因為冠軍的身分而驕傲,看到他在教學的過程中,所有的事情都自己動手,完全不假手他人,即使連可以由他人代勞的整理、清洗工作都親力親為,絕不假手他人。我佩服極了,就是這種態度,難怪他做出來的東西都很新,表示他並未放棄研發工作。
一起來替我們上課的東客麵包老師傅仁瓶利夫先生在授課的過程中並開玩笑說,他們幫忙訓練我們,如果我們贏了亞洲盃,再到世界盃上碰到日本隊,打敗日本隊,「那我們幾個就變成『叛國賊』了!」
仁瓶師傅大概沒聽過「一語成讖」這句話。
跟著菊谷師傅學了一天的麵包基礎,他以身作則,讓我領悟了一件事情:冠軍是當下的,不要把自己當成什麼了不起的人;而我是來學習的,我要來學習麵包之道的精髓,包括清潔、衛生等細節在內,而非只是表面的技術。
我也開始思索:對我而言,麵包是什麼?我的麵包原點又是什麼?
回想一路走過的路:在當兵前,麵包是我的謀生之道,我要藉著它安身立命;當兵之後,麵包是我的成功階梯,我想靠它功成名就。但自從去日本進修後,我終於見識到麵包深沉而豐富的內涵,開始真正愛上了麵包,並且努力想要探索、開發它的無限可能。在這個階段,我是麵包的藝術家,老麵、食材、麵粉、烤箱……是我創作的工具與素材。尤其是老麵,我深深為它所吸引,甚至耽溺其中;一頭鑽進微生物無限可能的世界中,與它融為一體。從此,我視麵包為我生命的一部分,並希望能將麵包塑造為傳奇、神話。如同黃飛鴻、葉問之於武術,周杰倫之於流行歌曲。
我也在麵包身上體會到「生命有無限可能」這句話。就拿麵粉來說,我在日本曾經看過日本的磨麵粉機器,不同的鉋刀頭可以將小麥的不同部位分層次削下來。由於小麥各部位的蛋白質不同,風味亦不同。而日本麵包廠的研發部門精細到能夠知道小麥特定部位磨下來的麵粉適合做哪一種麵包。所以,日本有各種的麵粉,幾乎每一種麵包都有一種特定的麵粉。甚至,他們還會搭配來自不同國家、地區,不同季節的小麥,依據特定的目的,混合製成特製的麵粉。有的日本麵粉廠商甚至針對特製的麵粉,直接加上糖、鹽,做成預拌粉,附上說明書或食譜,消費者只要照著說明,就可以輕易做出口感Q軟或可口的麵包。
已成為我生命一部分的老麵就更不用說了,一沙一世界,老麵就是浩瀚的宇宙,我懷疑,即使窮我畢生之力去探索,也不知是否能夠明白其中的一小部分。但我堅信,我將不停地孜孜鑽研,去探索這個奧祕世界,努力發掘它的神奇。我也希望,一直繼續研究下去,有一天我可以發現人家尚未發現的微生物。
簡言之,麵包就是一個可以創造無限可能性的世界,可以讓人探索下去。而在這世界中,我也發覺,原點就是「愛」:對媽媽的愛。媽媽的愛不但給了我創造出「桂圓紅酒麵包」的靈感。感覺上,媽媽還真的就像好的法國麵包:外硬、內軟,入口都是麥香和紅酒的酒香,細細咀嚼,有絲絲的回甘。從這股愛出發,再擴及更多的愛:家人之愛、朋友之愛、愛人之愛……
唯有從「愛」的原點出發,我才能夠創造出令人嘗過後會感到幸福滋味的麵包,並成為我的風格,我的標誌。
有了這樣的體悟,我覺得自己對於麵包的了解更進一步,原來我的麵包就是要把「愛」放進去,再傳送「幸福」出來。因此,我對於即將來臨的比賽更有信心,但我還是得做好一切準備,畢竟,勝利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參加二○○七年亞洲盃麵包大賽的隊伍共有五隊:台灣、中國、韓國、印尼、菲律賓,都是各國家或地區選出的佼佼者。其實亞洲區實力最強的是日本隊,只是因為它是種子隊,不用參加亞洲區的比賽就自動出線。其餘韓、中兩隊的實力堅強,印、菲也不差。台灣是第一次參賽,大家都摸不清底細,也未受到重視。
聽到菊谷前輩「準備到一百五十分」的說法後,我更是戒慎恐懼。預想任何可能會發生的突發狀況。因此,我要求隊友在練習的過程中,不僅要練習速度、數量,並且還要練習「狀況」。譬如,萬一手受傷要怎麼辦?於是練習試著戴手套來做麵包;萬一機器出問題,烤箱壞了,或是發酵箱壞了怎麼辦?總之,就像模擬考一樣。隊友對我的提議感到很驚奇,「怎麼會想到這些?」但在我說明之下,我們列出一般人根本想不到的可能狀況,然後再研究解決之道。
果然,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亞洲盃的比賽是在中國的廣州舉行,比賽時間剛好碰上母親節。這是我第一次到中國大陸,出發前幾天,在檢查主辦單位所列出的設備清單時,我忽然想到,廣州和台灣緯度差不多,應該也會很熱吧!於是我上網查廣州的天氣,發覺那幾天的氣候果然都是三十幾近四十度的高溫天氣。我想,這麼熱,如果發酵箱出問題怎麼辦?
製作歐式麵包,老麵必須放在二十七度的溫度下發酵十二至十五小時。這個問題很嚴重,幾乎決定了歐式麵包項目的勝敗,因為不管是法國麵包或國家特色麵包,都必須用上老麵。甜麵包和藝術麵包倒是無此顧慮。於是,我試了幾個方法,總算試出一種不錯的預備方案。
情況還真的就發生了。雖然主辦單位在設備清單上列出凍藏發酵箱,但現場並未提供。對主辦單位而言,這就是「狀況題」,是比賽的一部分。其中潛藏的含意就是:既然你能來到這裡比賽,你就應該臨場能夠及時反應,如果你連此反應都做不好,那你來比賽根本沒有意義。他們要看的不是比賽時你能做出多少數量的麵包,而是看你對此一行業的熱情,能不能讓你做出好的臨場反應。
當我一看到這個狀況題時,我就知道自己勝券在握了。
果然,其他四隊都沒有想到會出現此一狀況,一團慌亂。主辦單位在現場提供了冰塊,供參賽選手使用。問題是在措手不及毫無準備的情況下,沒有足夠的時間讓各隊來測試如何利用冰塊控制發酵的速度,以及找出適合發酵的時間。韓國隊將老麵放在冰箱裡發酵,但因為冰箱裡還放有其他的材料,大家時時要開冰箱取物,無法維持溫度固定在二十七度,結果老麵就沒有發起來。其他隊伍的情況也不太妙。
因為我早做過測試,而且台灣與廣州的氣溫相差無幾,所以成竹在胸。我將液體的老麵放進一個桶子裡,然後再放進一個加了冰塊的桶子裡。如此的溫度雖然比二十七度低,發酵時間比較慢,但因為我早已經計算過數據,所以一點都不擔心。
老麵發不好,歐式麵包就少了那最動人的老麵微酸香氣。這一次,我準備了五種自製的老麵。我知道,除非出意外,我贏定了。
我的兩位隊友表現也很好。這一年來,我們常常一天只睡三、四小時的辛苦練習有了成果,大家都是超水準發揮。文師傅的甜麵包色、香、味俱全,而曹師傅以藝術麵包做出來早期台灣農村紅磚房、松樹、水牛和古井的景象,更是巧奪天工,評審都看呆了。
比賽最後一天正是母親節,此時離媽媽去世已經兩年多了。當大會評審問到我的「國家特色麵包」創作理念時,我在評審和其他隊伍選手、旁觀者面前娓娓敘述我對媽媽的懷念:「小時候到了冬至,媽媽就會親手做桂圓米糕,而且還要加上台灣米酒,呈現台灣風味……」
而且,我沒有忘了另一個母親──台灣的名字。因為比賽會場在中國,本來就因為會場未能懸掛我們的國旗而不爽,我於是利用機會,在解釋為何選擇用紅酒時刻意提到「台灣」:「想把台灣的桂圓推向國際,我想到了使用紅酒,因此這款『紅酒麵包』是紀念、懷念母親,也讓全世界的人可以品嘗到屬於台灣的好味道,願天下媽媽永遠健康快樂。」
當我在敘述時,我感到現場很多人都哭了起來,即使是來自不同國家的評審們也用一種溫暖的眼神看著我。我覺得很驕傲,也很高興:我在國際的場合,說出了媽媽的愛,還有,我對她的懷念。
成績公布,我們擊敗強敵韓國,拿到了世界盃麵包比賽亞洲區冠軍。並且取得了二○○八年前往巴黎參加世界麵包大賽的「門票」。
出了會場,我抬頭看向萬里無雲的天空,用嘴型說出:「媽媽,我做到了!謝謝妳!」
……
【/文、圖節錄自寶瓶文化《柔軟成就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