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東協加一」上路後貿易擴張效應,日韓積極和中國商談,三方協議在二○一二年完成中日韓自由貿易區,台灣如果被排除在區域自由貿易之外,恐將喪失競爭力。
五月最後一個周末,就在天安艦沉船事件引發南北韓緊張情勢增溫,中日韓三國領導人高峰會議,在南韓濟州島登場。雖然國際媒體焦點在中國願不願意加入譴責北韓行列,然而影響更深遠的是,三方協議在二○一二年完成中日韓自由貿易區,這又可視為「東協加三」的前置作業。
今年一月一日起,東南亞國協十國和中國「東協加一」的自由貿易協定正式啟動,東協在大陸市場絕大多數商品關稅,從九.八%到一二.八%,降到○.一%到○.六%,還有七千多種商品零關稅。日韓深知,如果不趕快爭取和中國自由貿易合作,勢必會被排擠在外、利益受損。
東協加一上路貿易大增
回顧二○○二年,大陸總理朱鎔基、日本首相小淵惠三、韓國總統金大中,協議成立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相較於中國一頭熱,當時日韓態度相對冷漠消極。但近幾年大陸挾帶驚人經濟成長速度,早一步與東協合作,讓日韓態度丕變。今年中國和東協自由貿易區上路,前四個月貿易額比去年同期成長五八%,雙邊海外市場迅速拓展,帶來龐大利潤。因此這回南韓總統李明博和大陸總理溫家寶會談,趕快先簽定自由貿易協定(FTA,Free Trade Agreement)備忘錄,要讓兩國貿易規模,從現在一千八百億美元,在二○一五年提升到三千億美元,南韓更希望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迅速展開中韓自貿區談判。
成立中日韓自貿區,好處在哪裡?目前中國、日本和南韓,是亞洲第一、第二和第四大經濟體,合計國內生產總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占亞洲總量七○%,消費市場合計十五億人口,占全球二三%,對全球GDP貢獻度達一八%。一旦成立自貿區,不但將讓三國GDP分別多成長二.九%、○.五%和三.一%,更有機會為「東亞自由貿易區」奠定基礎,勢力足以和北美自由貿易區(美、加、墨)以及歐盟相抗衡,也將成為帶動東亞經濟的最大主體。
韓國最大出口國是中國,占二四%,第二則是日本;另外,從二○○四年到二○○九年間,日本對中國貿易額占日本貿易總量,從一成上升到超過兩成,創歷史新高。如果互簽自由貿易協定,對於拉動雙方經濟成長助益匪淺,中國還能從日本學習高科技產業技術,向韓國學習大型企業營運模式。
三方一起談能減少衝突
只是如果中日韓其中兩兩國家互談雙邊貿協,卻可能遭遇不少難題。像朝鮮日報舉例,日韓商談自由貿協,韓國要求日本開放農業領域,但在中韓談判中,又曾拒絕中國開放農業的要求,雖然手機、家電工業產品,挾有巨大優勢能打入中國市場,但卻怕開放自由貿易後,讓南韓農民和中小企業利益受損,因此在二○○七年,南韓拒絕中國FTA提議。這也是為何中日韓貿易協定,看起來利益多多,但談判時間卻需要再花上十年的時間。
根據日本「經濟學人」雜誌刊登日本慶應大學教授渡邊賴純文章指出,由於日本在紡織業、農業水產業競爭較弱,中國石化產業、汽車和機械產業比較弱勢,南韓的農業水產業、生產設備都比較依賴從日本等先進國家進口,各國在面臨自由貿易協定談判時,會遇到利益衝突問題,不過三方協談時,就能減少衝突。比如韓國能從中國進口產品、在韓國加工、出口給日本;日本出口高技術零件、韓國組裝後再賣給中國,同時日韓也會增加在中國大陸的投資,有助提升三國對歐美的出口額。
建立中日韓自由貿易區,除了要處理利益衝突,還要應付額外產生的弊端。例如在中國,產業升級以及就業,是兩大需要因應的問題。根據大陸「國際金融報」報導,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認為,中日韓自由貿易區建立後,由於日韓優勢為高端產業,中國為低端產業,三方競爭水準,一開始就處在不對等的地位,可能強化中國勞力密集產業的態勢,結果導致中國產業結構升級受阻,還會出現「貿易替代現象」,而非「貿易創造」,反而衝擊本國就業機會。
台灣應避免邊緣化危機
除了經濟利益衝突,中日韓自由貿易的簽定,還牽涉三國政治角力。中國與東盟簽定合約後,影響力日增,日本民主黨去年九月上台後,以「疏美親中」為政治策略,加上美軍駐沖繩基地遷移事件擺不平,讓美方不滿,美日同盟關係陷入困境。但發生天安艦事件後,日韓聯手,要求中國譴責北韓,卻得不到中國正面回應,日韓與美國關係,似乎又因天安艦事件再度拉近。在此情況下,三國再談自由貿易協定,政治角力變數,不可忽視。
日韓為了避免遭到「東協加一」自由貿易效應排擠,早在二○○八年分別和東協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現在中日韓三國峰會,同意加速推進自貿區進程,未來東協加三,乃至於東亞自由貿易區的簽定,都是近在眼前的重大轉捩點。台灣和韓國一樣,都以電子產品出口為重,兩國出口產品重疊性極高,如果被排除在東亞自由貿易體系之外,恐怕日漸喪失競爭力,一旦「東協加三」自由貿易區正式上路,台灣將有被邊緣化的危險。台灣藉由與大陸簽ECFA(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有機會間接突破困境,只不過如何保護本國產業和工作機會,降低開放貿易的衝擊,是談判關鍵課題。
【撰文/葉亭均】
【完整內容請見《非凡新聞周刊》2010年217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