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軍少將楊毅(見圖)7月31日在《環球時報》撰文,強調中國的國際角色正在發生重大變化,需要在政治、經濟、文化、外交、軍事等諸領域以新姿態扮演「全球角色」。(何明國攝).jpg 

中國國防部發言人在八一建軍節前夕,發表了「兩岸可以討論撤除飛彈」的談話,這番談話雖然是被動回答記者提問,卻是中國官方首次公開談及,意義非凡,台灣方面謹慎回應,理所當然,但既然對方已經揭開手中的牌,就應該多方面考慮這個問題。

     撤飛彈,當然因為自簽署ECFA以來,兩岸關係逐步改善的氣氛,但是也有國際情勢的大氣候變化的醞釀;北京提出撤飛彈,是有多層次的目的,在對台方面,贏得台灣民眾的好感,過去無論民進黨政府或是國民黨政府,都強調飛彈部署不斷增加,代表中國不放棄以武力解決,現在簽署ECFA後,兩岸關係「先經濟、後政治」,大陸宣布願意撤飛彈,是爭取台灣民心,替政治談判增加誘因。

     但是,北京方面提出撤飛彈的建議,首要目標不是台北,反而是美國,二○○二年江澤民被邀至克勞福農莊作客時,就向小布希提出,換取停止對台軍售,後來台海關係緊張,大陸方面就不提了。

     這次國防部發言人提出之前,北京高層也先在六月透過美國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范士丹,表示願意調整對台軍力部署,藉以緩和台海兩岸情勢,她並且在參院聽證會上詢問國防部長蓋茨。她說,美、中雙邊關係中,美國對台軍售一直是重大困擾,「而且未來會繼續如此」。她問道,中方要採取什麼樣的重大舉措,才能讓美國重新考慮未來的對台軍售?

     北京此舉,意在爭取國際好感,影響對台軍售;美國對台軍售,向來對外宣稱是基於台灣關係法與台灣的防衛需求,但實際上,卻常常受到中國壓力所影響,歐巴馬政府年初宣佈了一批重大軍售,但消息傳出後,北京強烈抗議,美國表面上似乎不在意,但私下卻決定在二○一一年以前不會再有軍售,而且F-16C/D也將不出售,改以提升性能替代。

     宣布願意撤飛彈,與強烈抗議的性質不同,軟硬高下有別,而且飛彈與簽署ECFA的性質不同,會讓國際認為,兩岸已實際進入政治談判,討論停戰裁軍議題,國際輿論,尤其是美國,會誤認台海和平已經開始,出售武器只會破壞和平談判的氣氛。

     軍售還只是安全機制的一部分而已;從五、六年前開始,台灣與美軍有越來越密切的協防機制,每年漢光演習,太平洋美軍司令部的現役與退役將校,都曾參與,台美之間的協防並不是孤立的,尤其此刻,美國正在加強對亞太地區的安全布局,希望藉著「怕中國」的危機意識,重新掌控安全的主導權,而崛起的中國則對於自己的安全疆域,格外敏感,兩相激盪下,逼著亞太每個國家都要做出選擇。

     南韓與美國軍事演習,意在抗議天安艦事件中,北京偏袒北韓那邊;日本民主黨上台後,一度游移,想要脫美親中,但如今菅直人政府在沖繩普天間基地遷建問題上,已明確表態與美國合作;東協國家雖不便表態,但樂見美國繼續介入此地區。

     於是我們看到一個月內,美國與中國連續兩次針鋒相對,先是中國抨擊美韓在黃海的聯合軍事演習,並以演習相對抗,但是在越南召開的東協區域論壇中,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則主張南中國海是公海,可以自由航行,反對中國所宣稱的主權。

     未來在進入「撤飛彈」討論時,我們所考慮的台灣安全,應該不限於兩岸之間,必須從整體來掌握,北京若提出,停止我方飛彈防禦系統運作,或不向美國軍購,甚至台美協防體制要停止,我們要如何因應?

     善用國際因素,有時也能增加我方籌碼,譬如要查証飛彈是否重新部署,台灣沒有監視衛星,可不可以引入國際合作機制?但是國際政治上的交換,常常是出乎意料之外,歐巴馬縮小在東歐部署飛彈防禦系統的計畫,換得的是俄羅斯在伊朗制裁案合作,這讓波蘭與捷克這兩個不惜一切加入美國飛彈防禦計畫的國家,立即傻眼。

     在強權之間生存的國家,要特別發揮創意與才智,撤飛彈的議題,對台灣朝野是項莫大的挑戰。

     (chenlungkuo@yahoo.com

 

  • 2010-08-03
  • 中國時報
  • 【郭崇倫】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