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mund Phelps.jpg 

美國政府目前振興經濟的作法根據的是錯誤的信念,這種看法認為經濟是受到整體需求不足的「壓抑」,對美國的服務以及財貨的需求不夠,所以開出的藥方是無限期刺激需求,認為經濟除了需求面以外沒有大礙,就像扶起剛跌一大跤的溜冰選手。

因為診斷錯誤,這種經濟療法終歸失敗。目前並沒有出現像是通貨緊縮這樣的需求不足的病兆,而且也沒有流動性銳減這種會造成需求不足的問題。相反地,我們的經濟是陷入嚴重的結構性困境,沒有任何刺激方案可以醫治,就好像溜冰選手已經摔斷骨頭,必須送醫療養,無法直接扶起。

好消息是過去十年來造成的一些錯誤正在自行痊癒。2009年盛行的悲觀論調最終沒有成真。重創營建業的住宅與辦公大樓過剩供給,會隨時間消化;銀行與家庭都在急速增加儲蓄,可以癒合過去十年來的過度借貸缺口。

但其他問題無法自行痊癒。在企業界,短視近利已經變成標準常態。公司主管極力避免長期計畫,不管這些發展前景看好,只因為擔心短期獲利減少會衝擊股價。共同基金經理人在公司的季獲利未達目標時就威脅要賣股票。膽怯與自滿正使美國的企業變成恐龍化石。

此外,許多造就美國創新能力的要素正在枯竭。投資人對科技的創業獲利感到失望,正集體撤出矽谷創投基金。在醫藥產業,電腦程式主導的研究成果有限,比不上過去由化學家的直覺所引領的探索。我們無法假設一旦經濟衰退結束,美國的創新活力就會捲土重來。

許多人把希望寄託在生產力的提升。但這種環境往往是在摧毀工作機會,而非創造更多工作。這種狀況在大蕭條時期曾經出現,當時生產力的提升使企業與經濟能在不增加人手的狀況下持續增長。

美國失去活力還不是唯一的問題,我們還面對經濟成果不被多數人共享的狀況。不只是低收入工人無法享有1990與2000年代的經濟增長成果,絕大多數中產階級也被排除在外。這一方面是因為其他新興經濟體摧毀了美國的製造業優勢,讓工作大量外流。美國已經無法在生產製造上與他國競爭,又缺乏能夠增加競爭優勢的新興產業。

靠政府提振經濟需求的思維,還讓我們迴避結構性的長期問題。但是要達成全面的經濟復甦,我們必須先知道過去的經濟繁榮是基於什麼樣的結構基礎。

首先,高度就業倚賴高度的投資。有形投資是企業花錢添購設備與擴建辦公室,無形投資是訓練新進員工,提升舊員工技能,創造新的產品。

而企業是靠不斷湧現的創新而持續投資。企業無法只仰賴科學界久久一次的大突破,或者國家研究機構的少數成果。沒有尖端產品或者商業模式,企業大多數的投資收益將遲滯不前。而且,民間創新為經濟提供了全面性的工作機會,創業家、行銷人員與買家都能獲得工作,但是政府主導的科技研發沒有這種效果。

企業也必須要對未來充滿信心,才會願意持續投資。一家公司可能害怕其他人不願創新而不敢投資研發,也可能害怕政府反對新產品而停止研發。在大蕭條時期,凱因斯警告羅斯福總統不要傷害企業信心,不要有反獲利的言論。他建議羅斯福「別把企業看成豺狼虎豹,而要視為人類馴養的動物」。

所以該怎麼作?一個辦法是成立「第一國家創業銀行」,以國家的力量成立願意投資創新的銀行網。另一個辦法是要讓企業領袖的薪酬與長期表現掛勾,而不是僅憑一年的獲利決定。基金經理人的獲利應來自選股的績效,而非行銷基金的能力。讓新創企業在一段時間內免繳公司稅也是種辦法。

我們也需要用稅務優惠鼓勵企業雇用低薪員工。這看來似乎與歐巴馬強調教育、創造高薪工作的想法矛盾,但我們的確必須在各種層面都要創造工作。去年初時新加坡推出雇用低薪職位的鼓勵辦法,金額約在幾十億美元,結果非常有效:該國目前的失業率只有3%。

提振經濟的創新動能,讓經濟果實能被更多人分享,是經濟繁榮與持續成長的必要條件。與其想要解決根本不存在的「需求不足」問題,美國需要專注解決長期的結構失調。若不改善經濟結構,經濟將難以振興。

(作者Edmund Phelps是200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現任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系教授)

【編譯 陳家齊2010/08/09 經濟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