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CONOMIST.jpg 

縱觀歷史,新科技徹底改變了戰爭,有時很意外、有時是漸進的:想想看戰車、火藥、戰機、雷達和核分裂等;但只有極少數像網路一樣安靜無聲。在陸地、海洋、天空和太空之後,網路世界已經成為第五戰場。現代社會仰賴連網電腦極深,等於為敵人的攻擊提供了更多的康莊大道。如果發電廠、煉油廠、銀行和航空系統被癱瘓了,人們將難以維生。然而,較起其他領域,甚至包括戰爭裡都有諸多行為規範,網路世界到目前為止卻只有少許幾條規則可循。本周我們著眼於網路戰爭的威脅,並在我們的封面故事中主張:該是各國開始討論網路軍備控制的時候了。

 

軍隊重新啟動

網路已經成為繼海、陸、空和太空之後的第五戰場(見文章)。某些想定想像了維持現代世界運轉的系統幾乎瞬間故障的情況。當電腦網路崩潰後,工廠和化工廠爆炸、衛星失控,而金融和輸電系統也都失效。

 

硬體和軟性戰爭

如果網路軍備控制對美國是有利的,趁她在網路世界還佔有優勢時來影響它的發展才是明智的。負責美國網路司令部的四星中將凱斯.亞歷山大將軍因此完全歡迎俄羅斯長期的呼籲,以諦約來作為「國際辯論的起點」。也就是說,根本不可能談得出一個即時生效的「啟動」式條約。核子彈頭可以計算、導彈可以被追踪。而網路武器比較像生物製劑,它們可以在任何地方製造。

 

網際網路並不是「公有的」,而是一個多數為私人擁有之電腦網路的網路;很多也經由政府單位或私人部門的合作來完成。但最終,確保一般人的電腦系統不會被罪犯或網軍所用的沈重責任,將落到私人部門──尤其是經營電腦網路的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他們可以在辯識被病毒感染的電腦和偵測病毒攻擊上多負點責任。

這些無法杜絕網路上的犯罪、間諜活動或戰爭,但可以讓世界稍微安全一點。

 

 

【本文譯自《THE ECONOMIST》JUL03-09/2010,由台灣英文雜誌社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