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全球資金流向成長動能強勁的亞洲地區,亞洲股市交易異常熱絡。據統計,今年來企業在亞太地區的發股籌資金額共逾2,6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據Dealogic公司統計,今年來企業在亞太股市藉由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後續售股及其他發股活動所籌得的資金,較去年同期躍增37.5%,達到創歷史新高的2,630億美元,相當於全球總金額的45%,占全球的比率也創史上新高。
隨全球資金流向成長動能強勁的亞洲地區,亞洲股市交易異常熱絡。據統計,今年來企業在亞太地區的發股籌資金額共逾2,6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據Dealogic公司統計,今年來企業在亞太股市藉由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後續售股及其他發股活動所籌得的資金,較去年同期躍增37.5%,達到創歷史新高的2,630億美元,相當於全球總金額的45%,占全球的比率也創史上新高。
英特爾(Intel)公布第3季財報,淨利成長59%、營收成長18%,優於市場預期。這家全球最大晶片製造商並預測,第4季營收可能達到114億美元,誤差在正負4億美元左右,也優於彭博調查的分析師所預測的113億美元,顯示消費者對電腦的需求可能會復甦。
英特爾第三季淨利為29.6億美元或每股52美分,比於去年同期的18.6億美元或33美分大幅成長;分析師預測每股獲利為50美分。第三季營收則由去年同期的93.9億美元攀升18%至111億美元,分析師的預期為109.9億美元。
就在亞洲各國忙於應付美國印鈔,引發源源不絕熱錢的防堵政策下,美國聯準會預告可能展開第二波量化寬鬆政策,讓原本重挫百餘點的美股全面翻紅、國際美元轉弱,迫使回貶一天的亞洲貨幣全面回升,泰國、韓國央行近期採取的積進管制熱錢動作,效果大打折扣,也讓台灣財政部研擬課徵熱錢稅,究能發揮多大效果,令人憂心。
事實上,美國量化寬鬆造成全球資金大泛濫,而新興國家、亞洲國家更是首當其衝成了受害國,就算巴西央行針對外資採取資本利得稅大幅提高一倍至4%、泰國央行宣布開徵熱錢15%債券稅,連菲律賓、印度、台灣也都透露不排除跟進,甚至韓國央行更是直接進行金檢、要求原幣匯入等管制也都無法遏止一波波熱錢持續流入亞洲市場,也無怪乎中國外匯管理局驚覺事態嚴重,撂下重話強調「人民幣匯改不等於升值」,將採取必要的管控熱錢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