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美語 2009/10/08 |
![]() |
【撰文、攝影/傑利】
對於廈門,大部分的台灣人應該是既熟悉又陌生 (familiar yet strange)。雖然講著一樣的閩南話,祖先一樣來自福州、泉州、璋州一帶,卻因為戰亂的緣故,很長的時間僅能隔海相望 (to look from across the ocean)。
在這趟好像到隔壁城市的旅行裡,有著「東海明珠」、「海上花園」、「萬國建築博覽會」、「鋼琴之島」美稱的鼓浪嶼最叫人難忘。往鼓浪嶼唯一的方法是在廈門中山路步行道底的渡輪站搭船。搭船之前,逛逛廈門最熱鬧繁華的中山路步行道是標準行程。
比起兩旁美輪美奐的老洋房,其實鑽進巷子裡頭才是道地體會當地生活的方法,裡頭小吃街 (food lane) 交錯,各式廈門小吃是當地人與饕客的最愛。
紅瓦洋樓
Western-Style Buildings with Red Tiles
鼓浪嶼的歷史跟近代的戰爭與列強可說脫不了關係。中日甲午戰爭以後,日本佔領 (occupy) 台灣,清朝政府決定請列強「兼護廈門」。1902年1月10日,英國、美國、德國、法國、西班牙、丹麥、荷蘭、瑞挪聯盟、日本等九國駐廈門領事與清朝福建省興泉永道台延年在鼓浪嶼日本領事館簽訂《廈門鼓浪嶼公共地界章程》,鼓浪嶼淪為公共租界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 leased territory)。
在此前後,陸續有英、美、法、德、日等13個國家先後在島上設立領事館。包括台灣商人林爾嘉在內的一些華僑富商也相繼前來建住宅、別墅 (mansion /villa) 或投資房地產業。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鼓浪嶼又被日本獨佔,直到抗戰勝利,才結束百多年的殖民統治。
殖民色彩與中西文化交織而成的百年歷史,造就出鼓浪嶼這個在中國、甚至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島嶼風光。島上綠樹掩映、紅瓦洋樓相互輝映,尤其在夕陽灑下時,像是將洋樓全數罩上一層金色光芒,甚為美麗;剎那間有如時光倒流(time turns backwards),像是置身在歐洲的古老山城之中。
島上小徑曲折蜿蜒,深巷裡花影綽約,如果不買張地圖,按圖找路,可能花上一、兩個小時都還會深陷在有如迷宮的小徑之中,無法脫身。
緩步而行
Moving Along Slowly
人口約兩萬的鼓浪嶼,生活機能相當完善,許多居民過著天天搭船往返廈門與鼓浪嶼的日子。島上有各式餐廳、飯店、民宿與販售各式用品的小販(vendor),從價位上可以輕易地分辨出商家客層的不同。 渡船 (ferryboat) 班次 (scheduled ride) 密集的程度令人吃驚,就像在台北搭公車一樣,白天大部分時間10~15分鐘就一班,而且航行時間只有5分鐘。雖然搭船方便,但每天跟一堆人搖搖晃晃地擠著船,來回花上8元人民幣也實在麻煩。
「為什麼不造座橋直接通到鼓浪嶼呢?」我忍不住問鼓浪嶼的一位店家。
「如果開通,鼓浪嶼應該就失去了鼓浪嶼的味了吧!」店家這樣回答。
踏上鼓浪嶼,頓時發現島上沒有機車與汽車,除了步行,唯一的交通工具就只有像高爾夫球車的「電瓶車」,我不禁心中讚嘆廈門當地政府為了保護鼓浪嶼在環保上的用心與堅持,更忍不住想像,如果台灣的離島上,沒有呼嘯而過(whiz by) 的機車,只有風聲、海浪聲跟人們慢慢步行的畫面,那該有多好!會不會也能打造出像鼓浪嶼這般純淨安靜的「海上花園」呢?
蜿蜒小徑
Experience Shortcuts
如果想避開人潮,就趕緊鑽進大道旁的蜿蜒小徑中吧!我打算一個人靜靜地漫步在其中;八月中的夏日午后,理當有些悶熱,不過好在小徑中濃蔭密佈,輕易地把暑氣 (summer heat) 與驕陽阻隔在外。兩旁洋房各種風味皆有,新舊交錯,不少都已改建 (remodel) 成餐廳、民宿或咖啡廳了;任選個自己喜歡的異國風味,走進洋樓,來份濃濃懷舊(reminiscent) 風味的下午茶吧。
除了美麗的洋房,其中還有不少破舊失修的 (shabby and unrepaired) 樓房,居民三三兩兩坐在長廊下納涼;對於我們這些不速之客 (uninvited guest),不知當地居民是怎樣的感覺?在面對大批觀光客以及快速變化的世界,居民們會選擇留在鼓浪嶼還是到外地討生活呢?而觀光旅遊帶來的衝擊會不會破壞了這「海上花園」的恬靜,甚至影響到居民的生活呢?
在小徑裡頭繞啊繞著,道路的末段竟是一處天然的 (natural) 沙灘,大批人潮在此玩水嬉鬧著。雖然海水不很清澈,放眼所及沙灘上到處是人,不過每個人臉上卻不約而同地洋溢著開懷的 (joyful) 笑容,悠閒地坐在岸邊,或恣意地在追著浪。
沿著海邊,我漫無目的地慢慢往前閒逛。時間還早,又沒要急急忙忙趕路,雖然夕陽西沈,天色漸暗,但在大批遊客逐漸散去時,靜靜地坐在海岸邊眺望(overlook)海上的風光,似乎更能讓遊子的心獲得暫時的紓解。
原本想要用步行的方式環島(trip around the island) 一周,不過眼看時間已經過了七點多,走了快三個小時,早已飢腸轆轆,步行環島的「壯舉」只能姑且擱下,先找個地方填肚子!
海上美味
Enjoy Delicious Foods of the Sea
由於天色太暗,島上買的地圖識別不易,費了好大工夫,搞不清楚繞了多少冤枉路,終於找到回頭搭渡輪的路。回渡輪的路上,幸運地找到有點名氣的「原巷口魚丸鋪」,點了「魚丸湯」、「海蠣煎」這些道地廈門小吃。雖然海蠣煎不會比咱台灣有名的「蚵仔煎」出色到哪裡,但看在「蚵仔」確實比台灣大粒有料的份上,還是覺得點個「海蠣煎」挺划算的。
至於以鯊魚魚漿製成的「魚丸湯」真是好喝到沒話講,不但魚丸香Q有嚼勁(chewy),口感也新鮮細膩,跟台灣的魚丸比起來,似乎小勝了一些,可說是這趟鼓浪嶼之旅必嚐 (must eat) 的廈門小吃之一啊!
填飽肚子,再轉到滿是觀光客(tourist)的大道上,雖然已經晚上九點,但還是有不少遊客,可能因為船班一直開到午夜零時,所以也無需在意時間吧。街上有不少個性化的餐廳、咖啡廳、茶館。其中「趙小姐的店」古早味的擺設跟細緻的裝潢吸引了我。
本以為「趙小姐」該是店主的名字,一問之下才知道是店主紀念朋友的祖母而開,牆上還掛了許多鼓浪嶼的老照片。我叫了店內招牌之一的燒仙草 (hot grass jelly),多了葡萄乾 (raisin) 的「趙小姐的燒仙草」果然多了一份中西合併的古早洋味,吃來口感絕佳。我一個人坐在店裡舒服的皮沙發上,一邊聽著老歌,一邊享用冰涼透心的燒仙草,一天的疲勞也似乎慢慢褪去了。
傑利 http://www.wretch.cc/blog/jerrynote
【完整內容請見《漂亮美語》2009 NO.24十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