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即將到來,東南亞國協 (ASEAN)和中國的自由貿易區也將正式誕生。雖然許多東南亞產業熱烈期盼產品的關稅降到零,有些產業則「剉咧等」,不知「東協加一」的自貿協定是福是禍。
近年來,中國和東協的貿易額突飛猛進,已從2003年的596億美元暴增至2008年的1,925億美元,九成貨物免關稅的自貿區上路後,雙邊貿易量預料有增無減,將成為僅次於歐盟和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全球第三大自貿區,涵蓋19億人口。
紐約時報29日報導,東協加一自貿區面對的反對聲浪,比歐盟和北美小很多,原因可能是關稅本來就不高,或現有商業形態不會出現重大改變。
不過,東南亞有些產業不免擔心,進口稅取消後,廉價的中國貨會湧入,他們要保持或擴大國內市占率的難度將增加。印尼基於這種顧慮,準備要求延後取消鋼鐵、紡織、石化、電子產品的關稅。
按照自貿協定,中國和印尼、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幾乎所有關稅明年都將取消,柬埔寨、寮國、越南、緬甸等新會員國也將逐年調降,最後在2015年歸零。
整體來說,中國對東協享有小額貿易順差,東協國家對中國的逆差程度不一。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對中國的逆差不大,越南近年則逆差節節高升,2008年從中國進口達157億美元、出口僅45億美元。
分析師認為,雖然更多中國貨的競爭可能對東南亞廠商帶來新威脅,但更容易進入13億人口龐大市場的商機,也可能很大。
1998到2002年擔任東協秘書長的塞維里諾表示,已出口棕櫚油、橡膠和天然氣到中國的馬來西亞,是可能從零關稅獲益的國家之一,以生產廉價消費品為主的越南等國則比較可能受到傷害,必須尋找新的出口產品和新的利基市場。
東協副秘書長普希帕納森承認,東協加一自貿協定生效後,部分國家要付出某些代價,但他認為,整體而言,中國和東協會互蒙其利。
泰國央行總裁塔麗莎接受「泰國民族報」專訪表示,東南亞國協(ASEAN)和中國的自由貿易區即將誕生,在這個人口將近20億的市場,人民幣將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不過塔麗莎也指出,由於中國仍需因應諸多挑戰,人民幣的重要性將是循序漸進。她說,中國應允許貨幣完全自由兌換,讓金融市場自由化,並在法規條文中提升匯市交易的透明度。
塔麗莎說:「在東協與中國的自由貿易區誕生後,我們預期明年會有更多由人民幣主導的交易。」
她說,自由貿易區提供我們機會與挑戰,我們不僅要應付泰國6,700萬人口的市場,也要拓展到東協6億人口的更大市場;東協與中國的市場加起來共有19億人口。
據東協統計數據,東協會員國與中國的貿易總額,從2003年的596億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1,925億美元,平均每年成長率約達30%。
塔麗莎指出,東協未來要加強與中國、南韓與日本整合,不能再像以往倚賴G3國家(美國、歐元區及日本),因為美國與歐洲的經濟都面臨困難。
不過,塔麗莎駁斥亞洲效法歐元在近期採用單一貨幣的可能性。她說:「單一貨幣的時機尚未到來,可能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
塔麗莎還表示,中國人民幣想力抗美元成為世界儲備貨幣之一並非易事。理由是,在二次大戰後成為國際通用貨幣的美元,受惠於美國的超級強權地位、巨大經濟規模、龐大的流動性,以及金融市場的深度。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