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幣貶值有利廠商出口競爭力,卻讓民眾的荷包縮水。.bmp 

在資金寬鬆與透過匯率保障出口廠商的政策下,台幣匯率一直維持在低檔。台幣貶值有利廠商出口競爭力,卻讓民眾的荷包縮水,將部分台幣存款轉化為外幣存款,是進可攻、退可守的方法。

untitled.bmp 

王先生與王太太在2004年退休,他們各有存款600萬元。王先生怕麻煩,把錢都存在台幣帳戶,王太太則聽從在外商銀行工作的女兒建議,把300萬元存在台幣帳戶,另外的300萬元則放在美元、澳幣與歐元的定存中。

最近幾年台幣存款利率直線下滑,即使王先生都沒有動用本金,在利上滾利後,到2009年底為止,王先生帳戶裡面的錢只有643萬8207元,但是王太太帳上的存款卻已經有709萬508元。王先生的年化資產成長率只有1.5%,但王太太卻有3.6%,是王先生的2倍多。

外幣存款讓財富變大了

以上述的例子來看,若將台幣存款轉換為歐元,5年報酬率都在12%以上,澳幣則有15%,甚至到2009年11月底,都有3成以上的獲利。

其實,匯率決定購買力,經常出國的人一定對此感受深刻。尤其在全球化後,經濟情勢變化倏忽,匯率更是漲漲跌跌,前幾年便宜的日圓,最近幾年卻節節暴漲,而台幣在政府以匯率支持出口的政策下,卻維持在低檔,使其購買力不如某些強勢貨幣。

多元化資產幣別保價值

滙豐銀行個人金融處資深副總裁莊懷德指出,台幣是日常生活的支付工具,因此台幣存款應占存款最大的比例。但是為了保持「購買力」,民眾應該把部分存款轉換為2種以上的外幣配置,避免購買力被節節上升的匯率侵蝕。

莊懷德說:「在全球化時代,物價受貨幣波動影響明顯。以汽車為例,歐元上漲,連帶歐洲進口車價格也上漲;日幣上漲,日系化妝品價格也跟著波動。如果要讓荷包裡的錢不會被匯率吃掉,最好的方法就是分散資產中的貨幣配置,讓手上的貨幣資產維持在一定的水準。」

依風險屬性作不同比例配置從保有購買力的角度出發,莊懷德建議,民眾不妨將手上的存款分為新台幣與外幣各占一半。至於外幣的配置,他建議可以依照美元、歐元與澳幣,按個人可承受的風險屬性作配置,美元可占一半,歐元與澳幣各占1/4。

莊懷德指出,雖然多方看空美元,而最近5年美元的投資績效也不理想,但是,美元作為各國儲備貨幣的地位仍未動搖,且仍是主要的貿易貨幣,很多投資商品仍以美元作為計價工具。

因此,美元還是應該占外幣存款的最大比例,歐元則是重要性次於美元的外幣;而部署澳幣的原因在於,澳幣是新興市場的代表,其走勢與原物料以及新興國家的發展趨勢息息相關。

股市表現帶動匯市走勢

台新銀行信託投資事業處資產規劃部經理項兆嘉則提出「股匯合一」的概念。他認為美元部位可稍微低一點,但增加歐元與澳幣的比例,也就是美元占4成,歐元與澳幣則各占3成。

項兆嘉指出,通常在新興市場,股市與匯市有某種程度的連動關係,該國或地區的股市如果表現好,資金流入增加,自然會帶動其貨幣價值走高。因此,他建議在考慮外幣配置時,不妨參照外幣或國家所代表的股市前景作為依據,如此就可以股匯通賺,既賺到股市基金的獲利,又可以賺到利差。

此外,項兆嘉指出,開立外幣存款帳戶的好處是,若有外幣存款帳戶,購買國外基金或其他投資工具,某些銀行可按照其計價幣別,直接從帳戶扣款,免去一些匯兌上的手續費支出,也可以避免匯率變動的風險,對於有較高資產,又有國外投資需求者而言,開立外幣存款帳戶,其實有其必要。

外匯操作風險大

分散化比獲利重要外匯操作風險極大,難度更高。即使是國內有「首席外匯操作員」之稱,浸淫外匯領域數十年,常讓有意炒匯的國際炒手鎩羽而歸的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在2009年年末時也曾語重心長地表示,「研究匯率愈久,愈不懂匯率。」

雖然某些幣別(例如澳幣、巴西幣等)過去一年都有非常亮眼的表現,而各銀行也競相以高利作為號召,吸引民眾部署外幣存款。不過,無論是莊懷德或項兆嘉,都不建議一般投資人把外幣當作投資工具,而是應該以避險與保值的角度,來進行外幣投資,也就是說,外幣存款的主要目的在於分散化資產配置,而不是獲利,追求分散化遠比追求獲利優先。

優惠可能有限制條件

如果民眾要將部分台幣存款轉換為外幣存款,有什麼選擇呢?事實上,為了拓展獲利來源,多數銀行都有外幣存款的業務,利率其實大同小異。

項兆嘉建議,外幣存款,定存有解約的成本,活存有匯兌的成本,因此,最好有比較長天期的規劃。一般而言,外商銀行在外幣商品促銷上比本土銀行積極。基於促銷與資金操作需求,多數銀行會針對某些天期的定存給予比較優惠的利率,或者限時提供優惠利率。

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某些優惠有存款門檻,也有期限,或者設定必須搭配保險或其他投資商品,才可享受,對投資人而言,不見得划算,這是要特別留意的。……

※理財周刊493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師法山寨 連國際大廠都低頭
◎封面故事: 2010年 超豐營收可望破百億
◎新聞熱線:微星董座徐祥:2010年營收、獲利大爆發
◎新聞熱線:蘋果iPad爆發商標大戰 外媒評價兩極
◎特別企劃:特色店家 賺很大
◎特別企劃:高檔茶葉 主打觀光市場
◎產業追蹤:聯電 周邊資金大買自家股票

【完整內容及圖表請見《理財周刊》493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