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於香港舉行的蘇富比春拍極具指標性意義,由於去年秋拍成績已經大幅回升,這次春拍若能一舉突破過去成績再創高價,將使亞洲(特別是中國)市場成為世界拍賣的新據點,中國古董文物有雍正皇帝的御製東珠朝珠,以及一系列彰顯清朝輝煌盛世之瑰寶。清十八世紀御製東珠朝珠,以滿清皇族祖地東三省流域的珍貴淡水珍珠串連而成,代表著至上皇權,只有皇帝、皇后及皇太后方能佩戴。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清《雍正朝服像》畫中,雍正皇帝佩戴的朝珠與現拍品幾近雷同,二者極有可能為同一朝珠,實為曠世珍品。
清十八世紀御製東珠朝珠(預估價800萬至1200萬港元)極為貴重,東珠是皇室專用製作朝服配飾的寶石中,最為珍貴的一種。本次拍賣推出的朝珠,採用潔白無瑕、渾圓碩大的東珠精製而成,更是珍貴非凡,朝珠串製的格式及粒數均有著嚴格規定,朝珠由108顆珠貫穿而成每隔27顆珠間穿入一顆顏色、質料相異的大珠四顆,稱為「佛頭」。
清宮御製東珠朝珠 首度亮相於拍賣市場
一般而言,朝珠選材自多種珍貴寶石串製而成,但東珠朝珠此種品項在諸多重要博物館及私人收藏中,卻極為罕見,而這類十八世紀清宮御製東珠朝珠,除北京故宮博物院未見曾有發表外,亦是首度在拍賣市場上亮相,珍貴無比。朝珠為清代重大典禮活動的朝服配飾,以東珠製作的朝珠和朝服只有皇帝本人及其皇室成員允許佩掛穿戴。皇帝的個人佩戴規格記載詳備,皇帝通常擁有四串顏色各異的朝珠,以配襯多樣服飾出席不同儀式祭典。
《乾隆年製》款的玉璽中最能象徵皇帝權威者,要屬清乾隆帝御寶題詩〈太上皇帝〉白玉圓璽(預計成交價將超越5000萬元港幣)。乾隆帝在繼承皇位的時候,就默禱上蒼,如果使他享高壽及如祖父康熙皇帝般享位60年,他便心滿意足及答允傳位。於是乾隆帝在八十有五之高壽時,宣布立皇十五子嘉親王顒琰為皇太子,並於翌年登基即皇帝位,自己則改當「太上皇帝」。
此玉璽以溫潤乳白的和闐白玉精琢而成,印面以篆體淺陽雕「太上皇帝」四字。璽頂則陽雕八掛中的「乾」字,和與「隆」字同音的雙螭龍紋,並以淺泥色入色滲以仿古玉之効,璽壁通體則陰刻「自題太上皇帝之寶」御製詩。在乾隆為太上皇帝期間,共刻製不同尺寸大小的「太上皇帝」御璽20餘方,但絕大多數為常見的方形或長方形,本拍品是其唯一的圓形作例。此外,其直徑和高度同為4.7厘米,手感極好,亦是異於大型方印璽之獨特之處,說不定也可給榮登太上皇帝的乾隆閒來把玩,細味詩中之意。作為乾隆皇帝太上皇時期的重要寶璽之一,此方圓璽經常鈐用於內府收藏的書畫之上,印跡至今仍可見到。
如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唐代韓滉《五牛圖》卷,晉代王獻之《中秋帖》,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明代唐寅《品茶圖》軸等均鈐有此璽,足證乾隆皇帝對它鍾愛有嘉,愛不釋手。
中國古董的主流文物
皇室御製及御用之物已經成為中國古董文物之主流趨勢,但是造辦處的御用品畢竟一物難求,對照現今台北房市有異曲同工之妙,好的精華地段難求,一旦出現就屢創高價,此次春拍必定也是如此,不只房地產豪宅獨霸,連中國文物都是皇室之物獨霸了。
【完整內容請見《萬寶週刊》857期】
【文︱游智淵 圖︱蘇富比 】
香港蘇富比春拍精品的視覺盛典
香港蘇富比春拍將於4月3~8日舉行,中國古代藝術部分率先於4月6日登場的中國書畫拍賣,將推出「張宗憲珍藏中國近代書畫(第三部分)」30件精品並「中國書畫」專場共260餘件佳作,總估價逾2億港元。「張宗憲珍藏」專場經多次出版的齊白石〈荷花翠鳥〉、吳昌碩72歲寫給日籍友人的〈壽桃〉、傅抱石金剛坡時期之〈東山絲竹〉、張大千1930年代後期以沒骨法寫成的青綠山水〈華山雲海〉、林風眠題材各異的佳作等;〈中國書畫〉專場匯集多個精心策劃的專題如「靈漚館珍藏中國書畫」、「亞洲私人收藏二十世紀中國書畫」、「嘉慶道光時期蘇州畫壇名家成扇專輯」,及兩個書法專題「從『同治中興』到『洋務運動』─私人收藏晚清名臣楹聯特輯」、「粉墨春秋─汪偽政府要角書法專輯」。
書畫名家.精品輩出
主打拍品有傅抱石1943年作〈對奕圖〉(87.7×59.9厘米,設色紙本,鏡框),枯樹枝枒交錯,地陂上舖坐氈,三人席地圍棋坪而坐,屬傳抱石所擅寫之歷史人物題材,構圖類似但人物神情、裝飾和坐姿體態不同者,僅見1944年所作,為罕見之〈對奕圖〉題材,專家推測畫中對奕者可能是蘇東坡與黃庭堅,佛印和尚在旁觀戰。畫上具60、70年代港澳書畫古玩界前輩黃維熊和鄧蒼梧之藏印,預估價500萬~700萬港元。
謝稚柳1950年之〈春山積翠〉(88.7×34.3厘米,設色紙本,立軸),層巒疊嶂,瀑泉自高嶺飛瀉傾下,下方有雜樹濃蔭,繁枝橫伸而出,呈上下呼應;中有嵐氣迴盪,穿插於翠林間。全畫用筆細緻,設色溫潤淡雅,鬱鬱蒼蒼,盡顯江南春色秀麗景象,董源、郭熙之法已消融綜合而體現於畫境中。作此畫之時,為謝稚柳擔任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特別顧問的時期,負責接收和收購書畫的鑑定工作,寓目手觸大量古代書畫,並對江南畫派風格掌握運用嫻熟。構圖、畫風相類之作可見於同年之〈青山紅樹〉及相近時期之〈重巒樓閣〉。預估價55萬~75萬港元。
【文︱陳啟正 圖︱蘇富比 】
2009全球中國藝術品交易市場分析
2009年春、秋兩季,全球四大藝術品交易中心, 包括北京、香港、紐約、倫敦等地區各主要拍賣公司 (中國嘉德、北京翰海、北京保利、蘇富比、佳士得)的中國藝術品總成交金額, 共計人民幣105億8,409萬元, 這個數字比2008年同樣條件下的統計數目, 也就是人民幣99億5,055萬元,還要多出6億3,354萬元。 由此窺知,2009年中國藝術品的全球交易市場盤勢, 基本呈現微幅成長的走揚格局,應該是無需多疑的。
全球市場滿堂彩的2009秋拍
事實上,2008年下半季以降,全球藝術市場因受金融海嘯的衝擊,無論東、西方的交易結果都是出現衰退的景象。例如2008年中國嘉德的春、秋拍賣總額一度達到人民幣9億9,350萬元(以下幣值皆為人民幣)的歷史新高,但到了秋季卻又急遽下滑到3億6,036萬元。影響所及,就連一向是中國藝術品交易指標的香港市場也欲振乏力,同樣也是出現先盛後衰的震盪格局,如2008年香港佳士得的春季拍賣總額是20億8,176萬元,到了秋季拍賣竟只剩下9億9,218萬元的業績。
不過,到了2009年上半季,全球中國藝術品的交易景氣似乎有緩步回升的跡象,而且這股反彈力道除了香港之外,幾乎都是全球性的一致連動,如中國嘉德2009年春季拍賣的總成交金額達5億4,112萬元,這比起2008年秋季的業績已多出1億8,076萬元。而紐約、倫敦等地也不遑多讓,例如紐約佳士得2009年春季拍賣總額2億58萬元,也比2008年秋季的1億3,236萬還多出6,822萬元。可惜的是,香港藝術市場到了2009年上半季,似乎還籠罩在金融海嘯的陰影之下,無論是佳士得或者蘇富比的春季拍賣成交,都仍然無法超越2008年秋季的紀錄,譬如香港蘇富比2009年春季的交易總額只達6億821萬元,還比2008年秋季的業績掉了近乎3.6億元。
所幸,到了2009年的下半季,中國藝術品交易市場在中國買家的強力介入下,一掃金融海嘯所籠罩的陰霾,全球四大交易中心完全呈現遍地開花的榮景。以中國嘉德為例,2009年秋季拍賣的總成交金額達到15億3,268萬元,不僅是同年春季的成交值5億4,112萬元的三倍,同時也比2008年的年度總成交值13億5,386萬元,還要多出1億7,882萬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