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周刊.jpg 

台灣經濟之所以先於金融海嘯滑落,只因為對岸過於早熟地打擊加工出口業,這不但將使大陸經濟傷筋斷脈,仰賴其加工出口業為主要出口對象的台灣中上游產業更是立刻斷絕了出路,進而靠對大陸出超支撐3%經濟成長率的台灣,命脈也難保。
金融海嘯之前即一路走衰的台灣經濟,近來似乎已強力反彈,自谷底復甦。但股市走向繁榮、豪宅房價大漲特漲,蔚成一片歡樂景象,民間消費也跟著欣欣向榮之際,儘管景氣對策信號一連亮出三個紅燈,追平了23年前的輝煌紀錄,失業率卻仍然居高不下,民間投資依然欲振乏力;在景氣燈號中僅有的兩個不佳的指標,除失業率外,就是金融機構對民間企業的放款。

事實上,真正創造出火紅景象的是兩個因素;一個是去年經濟受創最烈,落入負成長,以此為比較基準,本來就底子甚薄的景氣燈號自易出現過激的反應。另一個因素則為舉世所共具,那就是為了對抗被渲染過甚的金融海嘯,以美國為首,各國政府有志一同地將利率壓至空前的水準,再加以瘋狂的「量化寬鬆政策」,全球從未像今天一樣,每個角落都被資金洪流所淹沒。台灣自不例外,復加以兩岸情勢和緩,ECFA簽署在即,更將無處可去的各國熱錢招引過來,資金加倍的氾濫。因此凡與資金有關的指標都狂飆而上。

不過,與過低的基期相比,勝之不武;靠泡沫來打腫臉充胖子,更是愚蠢至極。如果將資金氾濫營造出的假象去除、將泡沫抹掉,再看看真正的經濟景氣,恐怕要大不相同。尤其民間消費信心原本就是捕風捉影、相互激盪,當股市、房市的泡沫戳破,消費也立刻會像洩了氣的皮球,拖著景氣往下掉。

明智的決策者必定不會為此眩人耳目的表象所迷;因為到了明年,比較基期回復正常,而且可能不數月,美國即將率先恢復升息,令過當也早已過時的寬鬆救市政策退場,全球泡沫將應聲而滅。到那時,經濟基本面的好壞才是決定的關鍵;政府又將如何面對假象破滅後由歡欣墜入失望的選民?

台灣經濟之所以先於金融海嘯滑落,只因為對岸過於早熟地打擊加工出口業,這不但將使大陸經濟傷筋斷脈,仰賴其加工出口業為主要出口對象的台灣中上游產業更是立刻斷絕了出路,進而靠對大陸出超支撐3%經濟成長率的台灣,命脈也難保。

金融海嘯爆發,對岸也試圖收回覆水,用盡手段搶救奄奄一息的沿海出口業;但傷害已然造成,工資及勞力供給在諸多政策的鼓動下,升勢一發不可收拾。我們幾乎可以斷言,對岸的加工出口業已經走到末路。極權經濟自有種種非常手段可以拉抬;我們這個自由的社會又該如何?……

※理財周刊506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逢低重壓金融股
◎封面故事:升息、ECFA 金融股題材多
◎新聞熱線:世博震旦館 林樂萍邀蔣友柏站台
◎新聞熱線:熊暉 談笑間出貨目標減10萬
◎特別企劃:用100美元賺全世界
◎特別企劃:第一次買美股 獲利近40%
◎產業追蹤:雙A交火 從NB、Netbook到智慧型手機
◎焦點人物:最會賺錢的黑道大哥 Michael Franzese經營學
◎TDR巡禮:新焦點 洗車洗到股票上市


【完整內容及圖表請見《理財周刊》506期】

《理財周刊》502期.jpg 

★馬凱:歪打正著 / 單一稅時代【《理財周刊》502期 2010/04/07 】

儘管民進黨在立法院院會審查「產創條例」時,顧左右而言他,不強調其修正版本優於執政黨版的重要主張,卻拿出諸如「中國人投資條例」、「東部發展條例」等六個或凸顯意識型態,或明顯爭取選票的法案強行勒索,但其修正版本中的確隱藏著他們或許並不真正識貨的寶貝。

近年來,隨著共產政權紛紛解體,百年來錯綜複雜、漏洞百出,硬要將公平正義等理想融入其中的所得稅制,竟然出現了一個突破傳統的新思維,就是所謂的扁平稅率或單一稅率。

傳統的所得稅強調量能課稅、多賺多課,進而為了達到所得分配公平,還採取累進課稅,邊際稅率高達40%乃至60%、70%以上者,比比皆是。另一方面,為了照顧貧病弱小,或是鼓勵某些活動,又另外定出許多豁免、抵減的名目,隨著考慮的愈見周詳,規定也愈趨複雜,像德國所得稅相關規定,真能裝滿一牛車。

經濟學家早就知道,一項政策只應追求一個目標;如果目標定得令人眼花撩亂,這項政策工具必將顧此失彼,甚至相互扞格,令其成效大打折扣。看看我們的所得稅,就能見其一斑。儘管我們也要劫富濟貧、公平正義,但這個社會的金字塔頂端高所得者,有幾人是依政府規定的最高稅率繳稅的?

事實上,稅率累進得愈厲害,節稅、避稅的動機就愈強烈,甚至付出巨額代價要專家代覓良方,也甘之如飴。於是所得稅7成以上是那些中產階級薪資所得者在負擔,完全違反公平正義、量能課稅的初衷。

單一稅就是物極必反的產物。若干東歐國家跳脫共產統治,又不想陷入市場經濟國家所得稅繁雜而無效的泥淖,就乾脆採取18%上下的單一稅率,除了基本生活所需,不再開放任何漏洞供人鑽營。結果稅收反而比原稅制之下的國家更豐厚;原因除了漏洞消除之外,相對甚低的邊際稅率,反而激勵高生產力者有更強的誘因努力創造更多所得。

民進黨版的產創條例主張將過去給予研發等行為的優惠一概去除,將營所稅自預定的20%一律降至17.5%,全體企業適用。這樣的單一稅率不僅對中小企業公平,更有可能如其他先進國家一樣,產生更強的激勵效果。

與此同時,二代健保即將審查,其精神也是對全體家庭依家戶所得定單一費率。將此二者結合,台灣已走上單一稅制的半途,何不順勢而上,一舉克竟全功!……

※理財周刊502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平板電腦狂潮來襲 台廠供應鏈整裝待發
◎封面故事:iPad熱潮 全球品牌跟進布局
◎新聞熱線:雲端產業成軍 整案輸出搶商機
◎新聞熱線:人民幣升值日近 牽動全球經濟
◎新聞熱線:信義薛健平玩很大 3.5億名畫賣屋
◎產業櫥窗:德國傳來利多 太陽能股旺
◎特別企劃:30歲前賺到第一桶金
◎特別企劃:專家看7年級生 有熱情、有理想 勇敢踏出去 他們能改變世界

【完整內容及圖表請見《理財周刊》502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