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衛城上的萬神殿,希臘國旗依舊飄揚,但雅典街頭則到處是示威的民眾,反對政府採取嚴苛的措施,以換取國外的援助。路透、歐新社.jpg 

全球化是不可抵抗的趨勢,但也帶來難以抵禦的風險。翻開過去一周的歐美報章,使居住在其它國家的人同樣憂心忡忡的,不是伊朗、北韓、或伊拉克,而是希臘。從雅典開始的所謂「主權債危機(Sovereign Debt Crisis)」,星火燎原,席捲歐洲,難以抵禦。

希臘並非彈丸小國,它比台灣大四倍,人口也超過一千一百萬;包括旅遊業在內的服務業雇用了全國四分之三的勞工,也創造了四分之三的GDP。希臘人的平均所得,按PPP計算超過三萬美元,在全世界排名第廿七位,高出台灣一倍(美聯社)。.jpg 

     希臘並非彈丸小國,它比台灣大四倍,人口也超過一千一百萬;包括旅遊業在內的服務業雇用了全國四分之三的勞工,也創造了四分之三的GDP。希臘人的平均所得,按PPP計算超過三萬美元,在全世界排名第廿七位,高出台灣一倍。

  什麼叫做「主權債」,又如何成為危機?簡言之,前年九月的金融風暴是華爾街私營銀行闖出來的禍,而這次希臘開始的問題,性質上完全不同。主權債的定義很清楚,主權國家政府在國際市場上借來的錢,希臘也好,西班牙也好,借貸的政府有到期償付本息的財政義務與道義責任,不能也無法把責任推給民間。

     四月三十日,《紐約時報》刊出名記者Nelson Schwarz的一篇分析歐洲危機的文章。他創造出一個新縮寫字PIIGS(意指葡萄牙、愛爾蘭、義大利、希臘、和西班牙)。這五國是歐洲國家中受經濟不景氣衝擊受創最重的國家,現在連到期外債也還不起了。

     這五國遭遇經濟困難不打緊,在金融風暴席捲全球下,連帶影響到歐元匯率,代誌就大條了。歐元成為歐洲廿一國(歐盟廿七國並未全部加入)的共同貨幣,已有十一年歷史。不但已被全世界接受為國際金融結算的籌碼,與美元並駕齊驅;而且依照最新統計,歐洲有三億二千七百萬人每天都使用它,到去年底發行量為七千九百兆歐元,幾已超越美元。

     因此,近來歐元不斷貶值,成為國外報紙金融版的頭條新聞。去年十二月,一歐元還可兌換到一.五二七一二美元;現在卻跌到只值一.二二二五五,相差兩成之多。歐盟執委會和國際貨幣基金(IMF)已經緊急湊出一兆歐元,按當時匯率約合一兆四千萬美元,暫時止住流血。但問題並未根本解決。

     倫敦政經學院的希臘裔教授Spyrus Economides老實不客氣地指出,希臘政府和人民長久以來,消費遠超過生產(spending more money than they have been earning),如今只能自嘗苦果,沒有別人幫得上忙。

     希臘並非個例;英國竇汗大學(Durham University)的Christian Schweiger教授指出,義大利的外債雖然比希臘為低,但外債總額亦達全年GDP的百分之百,顯示義國政府全無維持財政收支平衡的觀念。如今面臨困境,只知道找歐盟挹注,卻不想改變積習。

     另一位學者Roger Bootle點出了基本問題所在:歐盟尚未成為「歐洲合眾國」;雖有歐州議會與歐洲中央銀行,設在比京布魯賽爾的只是個歐盟理事會。他說:歷史上從無經濟雖已統合,政治卻不歸於一統的先例。使用歐元各國經濟情形相差很遠,要它們負起希臘寅吃卯糧的虧空,誰也不願意。

     歐盟如撒手不管,希臘只剩國家破產一條路。不但歐盟的一兆歐元緊急貸款全部泡湯,歐元本身會被拖垮,那可是天塌下來的大事。

     面對前所未有的風暴,歐洲各國領袖難免有不同意見。德國經濟表現最強勢,總理梅克爾夫人因此不太願意再向國會啟齒。但德籍前歐洲中央銀行經濟研究室主任Axel Weber力主柏林應伸出援手。他提醒德國人說,這次危機「有嚴重的傳染性效果」,此時德國如袖手旁觀,將來只會付出更大代價。

     彭博通訊社(Bloomberg)卻從另一角度看問題。該社五月二十日發布由Tony Czuczka和Anchalee Werrachate署名的分析,力排眾議,認為歐元如因希臘危機貶值並非壞事。兩人引述設在日內瓦的國際貨幣與銀行研究所所長Charles Wyplosz的話說,目前歐元如適度貶值,總體而言,會促進區內各國出口,減少中、美、日等國產品進口,對歐洲整體而言,有利無弊。

     更重要的,是歐洲各國紛紛自掃門前雪,無意拿國內納稅人的血汗錢,替PIIGS各國補他們的破網。德國《星期日畫報》(Bild am Sontag)做的民意調查,顯示三分之二德國人反對經援希臘;百分之五十三甚至主張將希臘逐出歐元區。面對日益高漲的各國民意,希臘人該醒醒了。

  • 2010-05-24
  • 中國時報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