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博物館收藏的近代畫家吳曉峰作品《關公讀春秋圖》,高246.5公分。(時藝多媒體提供).jpg

國立歷史博物館和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所屬時藝多媒體合作,即將在今天推出《英雄再起─大三國特展》。英國史學家卡爾說過:「歷史是史家與史料,過去與現在無止盡的對話。」他認為:「只有借助現在,我們才能理解過去,也只有借助過去,我們才能充份理解現在。」最近大陸的三國考古發現和《新三國》電視劇的推出,正是此一辯證關係與動態歷史觀的具體實例。

集結大陸32個博物館146件珍貴文物,由國立歷史博物館、中時旺旺集團、中國文物交流中心主辦的《英雄再起──大三國特展》,5日起將在史博館登場。圖為河南新鄉博物館提供的《關羽銅坐像》。(潘罡攝).jpg 

     去年十二月底,中國國家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局和一批考古學者,聯袂在北京舉行記者會,正式宣布河南省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的一座東漢古墓,就是文獻記載中的曹操高陵,他們聲稱這次發現除有助揭開研究曹操新頁,亦有望復原這一代梟雄的容貌。今年五月中旬,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又在洛陽發布,曹操族子,也是三國名將曹休大墓在洛陽邙山陵墓群重見天日,並召集二十餘位考古專家熱烈討論此一重要發現,其中有些專家建議可以用曹休DNA做為鑑定曹操墓頭骨真偽的依據。

圖為河南新鄉博物館提供的《關羽銅坐像》。(潘罡攝).jpg 

     在此同時,號稱斥資人民幣一億六千萬的大陸電視劇《新三國》在江蘇、天津、安徽、重慶四大衛視開播以來,均創下了超高收視率。與之相對應的,是網友對於電視劇的討論,幾乎每一個人物出場都掀起一輪爭議和質疑,網友特別熱衷於拿《新三國》和小說《三國演義》以及老版電視劇進行比較,形成一波三國熱。新劇中對曹操有不同一般歷史的評價,並增加了許多如呂布與貂蟬、孫策與大喬、周瑜與小喬、劉備與孫尚香等浪漫愛情橋段。對此,導演高希希表示,《新三國》是站在新時代、新角度重新審視三國。

     事實的確如此,「所有的歷史,都是當代史。」三國不僅是一段歷史的素材,也是文學藝術的泉源,更是民間想像與信仰的母體。三國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後世傳頌的年代,每一代人都以其特別方式重新詮釋這段歷史。在史書、考古文物、小說、戲劇、電影、電玩各種媒體的渲染和敷衍下,我們一再凝視這段黑暗與光明共存,死亡與生命交錯的年代,不知不覺與三國人物產生認同,感受到他們的野心與熱情,分享他們的成功與失敗。從此一觀點言之,我們每個人都參與了歷史的形塑,我們每個人都在製造歷史。

     博物館以真實文物見長,《英雄再起─大三國特展》以考古出土和後世想像文物為基礎,從「生活經濟」、「英雄崛起」、「工藝技術」、「戰爭軍事」、「文化藝術」、「後世典故文創」等六個面向來探討三國時代特殊風貌。在時空軸線上,文物年代上溯東漢,近至民國,由中國文物交流中心代為協調、揀選和彙整,其中有六十件列為一級文物,是歷年來三國文物罕見的大集合。

     古今齊置並列、動靜兼具的展陳方式,也以博物館最擅勝場,這個展覽以「始則轉俗為真,終乃回真向俗」的詮釋角度讓歷史和想像交織貫串,希望激盪觀眾對這段歷史有特殊的觀察和體會。

     (作者為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

  • 2010-06-04
  • 中國時報
  • 【張譽騰】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碧琴司の 的頭像
      碧琴司の

      ✍ 碧琴司の →ße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