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jpg 

金伯利機制(Kimberley Process)十年來力阻血鑽石進入國際市場,斬斷非洲叛亂團體購買武器的資金來源,以保障非洲人權。但近來血鑽石在安哥拉及辛巴威出現死灰復燃的跡象。人權團體更指責金伯利機制出現漏洞,無法防範腐敗政府迫害自己的人民。

全球第五大鑽石生產國安哥拉是金伯利機制的主要成員,但造訪安哥拉東北部叢林後會發現,美麗珍貴的原鑽仍沾有血腥味。

當地有數千名礦工並未取得政府許可執照,但為了糊口,只好拿起鏟子和篩網自行採鑽,他們與家人經常因此被軍隊或礦場保全人員勒索、痛毆,甚至慘遭殺害。

55歲的慕達羅莎說,安哥拉部隊去年9月在附近礦場驅趕偷採鑽石的礦工。有些人堅持不肯離去,軍人炸了礦坑、活埋約45人以「殺雞儆猴」,其中包括慕達羅莎21歲的小兒子。

慕達羅莎的33歲大兒子今年2月在另一處礦場送命。她說,該礦場的保全同意,當地人每日繳交30美元,可在碎石砂礫間篩揀鑽石,但保全指稱她兒子未付賄款,並在爭吵中拿大刀砍死她兒子。

因血鑽石而起的類似暴力事件,也發生在辛巴威,並經媒體大幅報導,成為全球矚目焦點。人權團體去年說,為控制東部鑽石產區,政府軍隊在一場衝突中屠殺超過200人、強暴當地婦女,並逼迫農民採礦。

這些悲慘事件使歷史短暫的金伯利機制陷入空前的解體危機。該機制10年前在非洲地區血流成河時誕生,有段期間因致力於人權問題而備受讚揚。

叛亂團體當時控制住安哥拉、獅子山及剛果民主共和國等的產鑽礦區,利用血鑽石交易資助四處流竄的游擊隊。全球鑽石業為扭轉助紂為虐的負面形象,同意只購買金伯利機制成員國認證過的原鑽。金伯利機制聲稱,全球原鑽來源超過99%「未經衝突」。

但人權團體抨擊,「未經衝突」的定義有大漏洞,並未將政府控制地區的人權迫害紀錄列入考量。維權人士馬可斯說:「金伯利機制切斷反叛軍的財源,但在此同時,卻賦予腐敗政府迫害自己人民的合法性。」

目前有75個成員國的金伯利機制暫時中止辛巴威自衝突礦區出口原鑽。但上個月,該機制派遣的督察契坎尼建議取消禁令,引發正反雙方的激辯。

金伯利機制已組成委員會評估取消禁令的建議,周一(21日)起在以色列台拉維夫召開的成員國大會將討論此議題。

全球證人組織(Global Witness)呼籲將辛巴威直接自金伯利機制除名。人權活動人士哈洛威說:「辛巴威正義不張及暴力頻傳,致血鑽石重回國際市場。」

珠寶商開始擔憂負面消息恐怕嚇跑消費者。美國珠寶商協會(Jewelers of America)執行長倫奇(Matthew Runci)說,金伯利機制應設法將人權觀察納入對成員國的監控項目,或者邀請外部組織負責。他說:「有必要維持公眾對鑽石的高度信心。」

安哥拉在珠寶市場的重要性遠高於辛巴威,前者的人權議題反而因此被漠視。去年8月,當金伯利機制的觀察小組前往安哥拉視查時,政府軍正在進行大規模掃蕩,以驅逐3萬名非法進入的剛果礦工。

美國國務院引述當地媒體及非政府組織的報導指出,安哥拉政府軍警任意毆打並強暴遭拘留者,強迫他們在沒有糧食及飲水的狀況下步行至邊界。但安哥拉政府否認暴行。

世界鑽石協會(WDC)顧問葛納指出,金伯利機制是自願性組織,「沒有軍隊,也沒有警力」可以維持人權。

前金伯利機制輪值主席、納米比亞籍的以索(Bernhard Esau)則公開表示:「金伯利機制不是人權團體。」

【2010/06/22 經濟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