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jpg 

Google為打入中國市場,選擇遺忘網路審查制度的禁錮,最後還是踢到鐵板;高盛(Goldman Sachs)拿了政府救命錢,回頭還能大發紅利,投資人氣得牙癢癢。這些記憶猶新的例子告訴世人,卓著聲譽的大企業一旦違背最初的核心價值,多年苦心經營的金字招牌隨時都可能毀於一旦。

Google今年2月為力抗Facebook等社群網站,推出Buzz社群網路服務,卻因自動將自家電子郵件Gmail 的用戶加入這項服務,而招致排山倒海的批評,抱怨Buzz的聲音此起彼落。始料未及的Google趕緊改弦更張,改由用戶自行選擇使用Buzz。

對一家向來與消費者互動良好、甚至被富比世雜誌(Forbes)評為最受尊崇企業第二名的公司來說,想必不好受,不過在此之前,Google的聲譽就已面臨挑戰。

拚擴張衝錢程 不要迷失自我

 

Google的聲譽來自實用性高且容易上手的搜尋引擎、一連串大受歡迎的創新發明,以及捍衛資訊自由與網路民主的承諾。研究機構密華布朗公司(MBO)去年估算,Google品牌價值高達1,000億美元。

但Google當初為了進入中國市場,同意北京當局會自我審查網路搜尋結果,為該公司「不作惡」的原則讓步妥協,最後被迫在今年1月把網站導向不受檢查制度限制的香港。

Google並不是近來金字招牌蒙塵的唯一例子。美國投資銀行高盛公司在金融海嘯的浪頭上被滾石雜誌批評為「包覆在人臉上的吸血鬼烏賊」;英國石油(BP)聲譽因漏油事件後一連串的公關與危機管理因應失當而直線下墜。企業聲譽一旦受創,品牌形象也會受到打擊,儘管目前仍無法斷言高盛和英國石油的下場會多慘,但這些例子的確凸顯出一個事實:維持企業聲譽絕非易事。

哈佛商學院行銷學教授戴許龐德(Rohit Deshpande)說,企業聲譽之所以難以維繫,是因為一些企業、尤其是新創公司,往往在茁壯之際忘了修正發展策略。當心中所想的全是如何擴大規模,很容易忘了願景,也忘了靜下來思考。

倫敦商學院行銷學教授巴懷茲(Patrick Barwise)說,有些企業則違背了最初為品牌定調的核心價值。他認為,顧客經驗決定了企業的聲譽,蘋果和寶鹼(P&G)都是先向顧客許下遠大的承諾,然後不斷的兌現。

另外有些公司起先做得不錯,後來卻迷失了自己,例如星巴克(Starbucks)。

品牌管理不易 應納核心策略

 

這個北美崛起的大品牌曾以善於迎合顧客需求著稱,但在壯大的過程中卻與核心顧客漸行漸遠,致使流失英國等地的顧客。

戴許龐德接著說,品牌管理可不只是行銷或廣告部門的工作,企業必須把聲譽視為核心策略的一環。

由此看來,當企業在世界各地擴展市場,管理聲譽工作的挑戰性隨之升高。塔塔集團(Tata)雖然是印度最大、最有價值的品牌,但在西方的知名度仍低。

對塔塔而言,要扭轉印度企業低成本、低品質的印象是一大難題,該公司也許能選擇走Sony的路,把自己打造成一個不與特定國家連結的全球品牌,但想切割塔塔和母國印度的依存關係,又談何容易。

巴懷茲對企業維繫聲譽的建議很簡單,就是「回歸基本」。他說,任何品牌想成功,基本元素就是信任,要讓消費者覺得品牌價值是真切的,公關宣傳的重要性反而在其次。雖然蘋果每次推出新品的宣傳技倆都華麗得引人注目,但其產品才是讓顧客死忠追隨的真正原因。

反觀英國石油雖然在2000年將標語改為更具環保意識的「超越石油」(Beyond Petroleum),想凸顯發展環保能源的努力,這次卻無助於在墨西哥灣漏油事件中受創的聲譽,反倒成為輿論揶揄的題材。

贏得顧客信任 打造品牌價值

 

戴許龐德說:「企業得瞭解自己是服務供應商,他們不再能型塑人們的想法。」

愛克塞特大學商學院教授施羅德(Jonathan Schroder)也說,如今企業形象來自於「品牌共創」,人們對品牌的看法不再仰賴企業單方的說法,消費者的經驗分享更加重要,「消費者述說的故事,他們共享的價值和經驗,才是型塑品牌形象的關鍵」。社群網站崛起讓這個現象更鮮明。

開放網路聯盟(OIC)執行長愛力克森曾說:「如果一家公司規模變大,就不再可愛了。」正因為如此,大公司得明白,仰賴過去建立的好名聲絕非長久之計。

【編譯余曉惠2010/06/27 經濟日報】

柯達彩色幻燈片底片Kodachrome 、釷星汽車(Saturn)、美食雜誌Gourmet、電子量販商電路城(Circuit City)等耳熟能詳的品牌,都在2009年走進歷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