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四位資深特派記者日前聯名執筆,揭露美國在阿富汗陷入泥淖,實因巴基斯坦的情報機構,才是2001年炸毀紐約地標雙子星大廈、一鳴驚人的凱達恐怖組織的幕後推手之故。圖為在紐約總部大樓對街,紐約地方免費報設有報箱,供民眾免費取閱。(美聯社).jpg 

七月廿五日的《紐約時報》由四位資深特派記者Mark Mazzetti、Jane Perlez、Eric Schmitt和Andrew W. Lehren聯名執筆,報導一則驚人消息,文長二千餘字。主要揭露說,美國在阿富汗陷入泥淖,實因巴基斯坦的情報機構,才是二○○一年炸毀紐約地標雙子星大廈、一鳴驚人的凱達恐怖組織的幕後推手之故。甚至另一組織「神學士」逃到外國的人員,也同樣受巴基斯坦情報人員祕密支持。

     如此重大的新聞,必須把來源交代清楚。《紐時》坦陳新聞來自一個自稱Wikileaks的單位。還有九萬一千件有關阿戰的極機密文件,有興趣者可上網查看Wikileaks。《紐時》責問美國政府說,美國每年無償送給巴基斯坦政府超過十億美元的補助款,所為何來?還要閉著眼繼續補助這個恩將仇報的所謂盟國嗎?

     《紐時》自承,該報和英國的曼徹斯特《導報(Guardian)》與德國的《鏡報》雜誌,同在數周前獲得這批文件。WikiLeaks的唯一條件,就是在七月廿五日前不得對外發表。這三家西方最具公信力的權威媒體,也需要時間查證真偽,所以上周同時刊出。台北各報似乎完全漏掉了這則舉世震驚的消息。

     巴基斯坦人信奉伊斯蘭教,卻缺少《可蘭經》教導的誠實性格。虔誠信奉伊斯蘭的朋友告訴我說,《可蘭經》第九章卅三節、第四十八章廿八節、和第六十一章第九節,都教導信眾應誠實對人,不可說謊。但從先知穆罕默德至今,一千四百年下來,只剩皮毛,宗教精義在許多地方早已喪失無遺。巴基斯坦便是最好例證。

     五六十年前的冷戰時期,印度依附前蘇聯,美國因而支持巴基斯坦,兩國友好關係持續到現在。但在內政方面,幾十年來的巴國可說血跡斑斑,是軍閥們你下我上,輪流搜刮民脂民膏的一部骯髒史。一九九一年發生海灣戰爭,巴基斯坦出兵五千,美國頗為感激,因而對巴國內部的貧富不均與貪腐現象,視而不見。

     早期統治巴國的一系列強人,不提也罷。印巴戰後,比較有名的是布托(Zulfikar Ali Bhutto)。此人一九七七年被軍閥齊亞(Zia-ul-Haq)推翻。他的女兒班娜姬.布托(Benazir Bhutto)流亡海外。二○○ㄧ年十二月,她回國準備和齊亞競選總統,受到萬人空巷歡迎,沒幾個小時立即遇刺身亡。因為出了這位女先烈,她領導的巴國人民黨(Pakistan Peoples’ Party,簡稱PPP)成為第一大黨,但槍桿總比筆桿強,仍舊未能執政。

     直到近年,同樣是軍閥出身的穆夏拉夫(Musharaf)總統,倚賴的仍是鐵腕高壓統治。他被迫下台後,班娜姬的丈夫柴達里(Asiffal Zadari)當選繼任。此人遠不如他太太能幹,是張乖乖牌。美國大使怎麼說,他就怎麼辦,美國更不能丟掉他不管,Wikileaks公開的文件雖有很大殺傷力,恐怕也扳不倒他;何況他袖中還藏有一張王牌,那就是中國大陸。

     自從中國崛起,成為舉世兩個超級強國之一,巴國首都伊斯蘭市(Islamabad,烏都文Urdu裡的abad即城市)的聰明政客,又逐漸向北京靠攏,一方面等於買保險,立於不敗之地;另一方面,則可抵消世仇印度積極拉攏中國的努力。

     巴基斯坦從未簽署禁止核武擴散公約(NPT),又公然擁有核子武器,被四十六國組成的「核能供給團(Nuclear Suppliers Group,簡稱NSG,又稱『倫敦俱樂部(Lonfon Club)』)」列為不受歡迎國家,但又是美國出面緩頰,暫免執行。

     大陸為什麼支持巴基斯坦,而且大手筆給予各種援助,理由多不勝數。其一,從戰略觀點出發,中國需要一條到印度洋的通路,遠離美國雄踞太平洋的威脅。其二,巴國地下有石油、鈾、銅、鋅、鋇等礦藏,都是中國需要的物資。其三,為打擊「藏獨」,不能讓餘黨遁跡與西藏接鄰的巴國。第四,要解決喀什米爾(Kashmir)主權問題,鞏固西南邊防。

     這就是巴基斯坦扎爾達里總統七月六日到十一日間,第五次訪問北京的原因。中國這次給巴基斯坦的經濟援助雖然不多,只贈送五千萬元人民幣。但其它好處,包括興建兩座六百五十兆瓦的核能發電廠,解決巴國以停電為常態的困擾;在巴國Baluchistan省興建Gwadar港等,都是巴基斯坦發展經濟的百年大計,切中需要。

     看來只要華府和北京表面雖然和諧,骨子裡卻互不相讓,互相競爭的時間愈長久,巴國左右逢源的把戲,仍會繼續唱下去。

 

  • 2010-08-02
  • 中國時報
  • 【陸以正專欄】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