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jpg

二○○七年十二月廿七日肯亞大選,吉巴基總統(見圖左,美聯社)以「全國團結黨(Party of National Unity)主席名義,和最大反對黨「橘色民主運動(Orange Democratic Movement,簡稱ODM)」候選人歐定加(Raila Odinga,見圖,美聯社,開國元勳Oginga Odinga之子)競爭。計票過程中發生爭執,雙方均自稱當選,支持群眾互不相讓,演變而成肯亞短暫歷史上首次流血衝突。

八月四日,東非的肯亞共和國舉行對新憲法的公民投票。四天後,過渡期間獨立選舉委員會(Interim Independent Electoral Commission)宣布:贊同新憲者以百分之六十六點九的壓倒多數通過,新憲法自公布日起,兩星期後生效。這個非洲最美麗的國家,終於脫離了兩年多來的種族紛爭,可望再度成為歐美人渡假與狩獵的勝地。

     我于役南非時,肯亞仍是眾所艷羨,非洲獨一無二的乾淨土。歐美各國富商巨賈,耗費巨資,雇用當地嚮導陪同,在廣闊的「狩獵公園(Safari Park)」裡手持獵槍,尋找野生動物,不論凶猛的非洲獅、角分枝椏的公鹿、乃至長角羚羊,打死後割下獸頭,花大錢製成標本,掛在豪宅客廳牆上,以驕鄰里。只可惜這種富翁尋求刺激的情景,兩年半來已經絕跡了。

     得天獨厚的肯亞,在非洲的重要性僅次於南非、埃及、和剛果。面積五十八萬餘平方公里,人口三千九百餘萬,去年人均所得按PPP計算,達一千七百廿九美元,在窮困的黑非洲可稱小康。由於義務教育普及,肯亞人以中產階級居多,人人都會說Swahili語和英語,他們也以此自豪,有別於其它貧富懸殊的非洲國家。

     十九世紀末,歐洲列強瓜分非洲,最壞的後遺症就是隨便亂劃疆界,以致人種混雜,遺患至今,愈演愈烈。肯亞在殖民地時期,反正由英國人主宰一切,各族相安無事。一九六三年十二月十二日獲得獨立,次年同日成立共和國,四十幾個不同種族各有各的的文化傳統,摩擦由此而生。

     許多人還記得肯亞的國父Jomo Kenyatta,滿臉落腮鬍鬚,手持拂塵,以「肯亞非洲民族同盟(Kenya African National Union,簡稱KANU)主席身分,從獨立建國起做了十四年總統。一九七八年他逝世後,莫夷(Daniel Arap Moi)繼任。在一黨專政的憲法下連任三屆。

     非洲政要無人不貪,肯亞自不例外。一九八二年有位空軍士兵Hezekiah Ochuka實在看不下莫夷的貪汙腐敗,發動政變,因為事先沒連絡其他軍警單位,不幸失敗。政府追究責任,索性把空軍全體解散,大部分飛行軍官都被問罪,可謂千古奇聞。

     莫夷還有一件荒唐事:一九八八年辦理地方選舉時,他發明了「排隊(Molongo)制」,命令各鄉村鄰里的選民,排隊站在所支持的候選人後面,隊伍最長的人就算當選。這種作法完全違反了投票給誰,應該保持祕密的民主自由原則。

     直到二○○二年,依照肯亞憲法,莫夷不能再連任了,反對他的「全國彩虹聯盟(National Rainbow Coalition,簡稱NARC)黨魁吉巴基(Mwai Kibaki)才當選總統。他承諾根絕貪腐,改進教育,發展經濟並修改憲法。此人兩年前獲得連任,也做到了部分承諾,六年的中等教育幾乎全部免費,在非洲可稱創舉。

     二○○七年十二月廿七日肯亞大選,吉巴基總統以「全國團結黨(Party of National Unity)主席名義,和最大反對黨「橘色民主運動(Orange Democratic Movement,簡稱ODM)」候選人歐定加(Raila Odinga,見圖右,美聯社,開國元勳Oginga Odinga之子)競爭。計票過程中發生爭執,雙方均自稱當選,支持群眾互不相讓,演變而成肯亞短暫歷史上首次流血衝突。

     動亂持續期間,種族仇恨發酵,吉巴基總統背後有他同族的吉庫岳(Kikuyo)族為後盾,而歐定加則有盧奧(Luo)族人撐腰。首都奈洛比(Nairobi,大陸作內羅畢)城內,警察為鎮壓械鬥,沿街挨戶入內搜查。統計結果,死亡總數超過一千人;全國各地因恐遭屠殺而流離失所者,多達六十萬人。最後由聯合國祕書長安南出面,約集非洲聯盟(AU)、歐盟、南非、英、美等國代表居中斡旋,才能平息。

     二○○八年二月廿八日,吉巴基和歐定加同意組織聯合政府;前者仍任總統,後者接受內閣總理職務。為安撫雙方人馬,只好雨露同霑,大封官吏。肯亞內閣因此除總理外,有四十名部長,外加五十名副部長,規模舉世無匹。二○○八年四月十七日,這九十一人在首都的政府大廈宣誓就職,安南等貴賓在場觀禮,肯亞恢復了安定。

     如此臃腫不靈的政府,如何治理千頭萬緒的國家?肯亞因而請聯合國協助,修改憲法,取消內閣總理一職,同時削弱總統權限,避免任何一方獨大。這套憲法雖經全民投票通過,管不管用還待時間證明。

     美國著名的《外交事務》,今年七、八月號刊載一篇肯亞非政府組織Twaweza執行長John Gitongo的文章,分析那次動亂的肇因,仍不外政客貪汙,貧富不均,官員貪瀆,造成青年人不滿等四項。肯亞的問題,和世界其它各國的問題,其實並無差別。

  • 2010-08-16
  • 中國時報
  • 【本報訊】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碧琴司の 的頭像
      碧琴司の

      ✍ 碧琴司の →ße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