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jpg 

才落幕(不是結束,而是第一幕落幕)的中日釣魚台事件,雙方喊話、召見大使、「嚴厲聲明」搞半天,最後是中方悄然祭出「禁運稀土」戰,加上「勸阻」觀光客赴日,讓日方快速釋放扣押的大陸船長。

     國與國、強權與強權之間的角力,大部分都採逐步、逐次「升級」的方式進行,武力戰爭往往是最後一道。從限制人員、資金、技術流入該國,到禁止該國貨品輸入,再到停止重要物資輸出到該國,最後是設法全面切斷該國對外貨品的進出口,可謂步步相逼。

     拿破崙想打敗英國,最先搞的就是全面禁運;兩次大戰期間,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也是想全面切斷英國對外運輸。到了廿世紀,美國這個超級強權,也是善於操作資源戰、經濟戰。對潛在威脅國家(如中國),就有各種限制「敏感技術」輸出的規定,對其口中的「流氓」國家,就聯合其它國家經濟制裁、禁運貨品。

     不過,經濟戰、資源戰類似「七傷拳」,功力不到,就是「傷敵七分,傷己三分」。因為,經濟行為屬於「合則兩利」,驟然斷絕,雙方都有損失,只是受傷輕重不同,復原時間長短有異而已。因此需要事前準確掌握雙方的情勢,才能選對「武器」克敵制勝。美國制裁的國家,其經濟實力都與美國差距甚遠,且未掌握能掐住其命脈的資源或技術,因此美國幾乎都能毫髮無傷,但對手則陷入經濟困境。

     當年,台灣祭出「戒急用忍」政策,也是一種經濟戰的手段,希望透過限制台灣企業赴大陸投資,避免技術、資金流入大陸,壯大其經濟實力。只是,這項政策錯估情勢,一方面高估台灣企業對大陸的影響,另一方面未考慮到大陸能由其它國家取得技術與資金,結果就如當年老蔣時期政治外交上的「漢賊不兩立」,最後搞成「賊立漢不立」一樣,大陸經濟持續高速成長、技術層級不斷提高,台灣卻反而失去市場、經濟萎縮,台灣最後是得不償失,政策全然失敗。

     這次中國選以稀土作為第一炮,相當聰明,因為中國稀土產量占全球九成多,具有絕對的壟斷性,在全球缺乏替代性,而稀土對許多工業的重要性卻是無可替代。所以這招不但掐住日本,更影響日本背後的老大美國,但對自己卻是毫髮無傷。如果中國選以某種貨品─例如某項電子產品作報復工具,一來牽連本身經濟與產業過鉅,二來,此法縱然短期造成震盪影響,但很快其它地區的替代產量就出現,結果可能是傷敵三分,傷己七分。至於減少觀光客赴日,更是只傷日本不傷自己。

     從釣魚台事件、禁運稀土、到中美人民幣升值之爭,此三大強權近日的交手與角力令人目不暇給。第一回合算是中國占上風,接下去的人民幣之爭,就看十月中旬美國公布的匯率報告,及後續是否採取行動而定了。

  • 2010-09-27
  • 中國時報
  • 【呂紹煒】
  •  

    001.jpg 

    社論-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孫子兵法謀攻篇:「…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知勝者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觀察此次中日釣魚台事件,最後日方完全依照中國要求,以無條件放人收場,可以說是孫子兵法謀攻篇「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現代實例。另外,最近歐美各國對人民幣及日圓升值持續喊話,美國國會甚至準備立法強制行政部門採取行動,這個即將改變世界經貿秩序的匯率之戰,勝負關鍵亦在孫子兵法謀攻篇的「知勝之道」。

         首先觀察整個釣魚台事件的過程中,中國始終並未真正準備「兵戎相見」,而是一層一層施壓:在言語文字上,開始只是外交部層級提出抗議聲明及召見大使,到後來由溫家寶總理親自喊話;在實際行動上,開始只是文化交流限制、國民赴日旅遊限制及官員互訪限制等,壓力似乎並不明顯,日方因而錯估形勢,一直維持高姿態。然而,根據日本媒體報導,情勢逆轉的最後的臨門「二」腳,來自中國以限制稀土出口要脅,加上美國倒戈配合中國對日施壓,因而使整個事件照中國方面的劇本落幕。若上述報導屬實,前者係扼住日本高科技產品的關鍵原料,後者則離間日本國家安全的長期靠山(美國),讓日本因而不得不忍氣吞聲、乖乖就範。表面上中國好像只打口水戰,實際卻是暗地裡一層一層加壓,堪稱「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典範。

         在東西方世界的匯率戰爭方面,雙方人馬事前放話、施放煙幕彈等種種行動,不一而足。以日本、中國多年來享有世界貿易的長期順差,從國際貿易理論來看,這是長期的基本失衡,歐美國家要求日圓及人民幣升值,本為符合學理的理直氣壯之舉,竟然多年來懸而未決。此次,美國方面的策略,一方面在國內準備由國會立法,讓行政部門以民意為後盾,在國外採取強勢行動,這倒符合孫子兵法謀攻篇「知勝者有五:…上下同欲者勝」的道理。另一方面,美國想聯合歐洲各國,11月於韓國首爾的G-20會議中,以人民幣及日圓的匯率操控為議題,想以打群架方式,達到「識眾寡之用者勝」的效果。

         然而美國的策略卻碰到了主辦國韓國的軟釘子。韓國以主辦國的優勢地位,冠冕堂皇地宣稱,此次G-20高峰會議「仍然」是個開放論壇,對於事關全球經貿秩序的匯率問題,當然會安排在議程當中,但並不適合針對個別貨幣匯率予以特別討論;換言之,人民幣或日圓的匯率問題將不會成為此次G-20高峰會議的個別議題。韓國此舉,當然是以自己國家經濟利益為考慮。緊鄰在世界第二大與第三大經濟體旁邊,何必不識相做出任何損人不利己的安排?更何況中國大陸是韓國長期苦心經營的目標市場,得罪中國等於自找麻煩。韓國的做法可謂符合孫子兵法謀攻篇「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之旨趣。

         倒是日本政府在匯率戰還沒開打前,只因日圓快速升值,率先宣布捍衛82日圓兌一美元的底線,並且進行市場干預。其實日圓的快速升值,其中或許含有歐美國家「試水溫」的「陽謀」。這一試,一方面讓日本企業亮出85-90日元兌一美元的「逃命線」,意謂日圓升值超過85兌一美元,日本企業將會大舉出走;另一方面,也讓日本政府亮出可以忍受的日圓升值底線。日本政府在亮出底牌的同時,還大剌剌地干預匯率。從事先準備的妥適程度來看,若其企業和政府都已亮出底牌,甚至匆促行動,依孫子兵法謀攻篇「以虞待不虞者勝」觀之,日本在這波匯率戰爭中,勝算可能不大。

         有趣的是,最受矚目的人民幣升值問題,好幾年來已經被提出不知有多少次。中國政府領導人對外口徑,總是一成不變地提出兩大「箴言」:「人民幣沒有被低估」、「中國政府從未操控匯率」。此次美國總統歐巴馬與中國總理溫家寶在聯合國會談,歐巴馬建議人民幣可以大幅升值,溫家寶仍是用「人民幣沒有被低估」回應。而且在溫家寶出訪前,中國外匯主管當局已經幫溫家寶提供了防護裝備:讓人民幣升值到6月17日匯率改革後的最高點,升破6.70人民幣兌一美元,直逼6.69兌一美元,好讓溫家寶說「人民幣沒有被低估」這句話時,有其「事實」依據。中國當局這些應對策略,充分發揮孫子兵法謀攻篇「將能而君不御者勝」的精義。

         綜上所述,釣魚台事件顯示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奧妙,而五個「知勝之道」勢將成為未來東西方世界匯率戰爭的勝負關鍵。未來世界經貿秩序的演變,依此脈絡當能窺其端倪;至於政府相關主管單位,當然更要慎思、明辨,隨時做好妥善因應的準備。

     

  • 2010-09-28
  • 工商時報
  • 【社論】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