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longnews@gmail.com



C. P. Scott.jpg 

科學的新知與發現,一向不是新聞報導的主流,其中道理不難理解:科學報告多半充斥專業術語,晦澀難懂,不要說一般讀者或記者,就連隔行的科學家,也未必能輕易看懂。因此,科學新聞在一般媒體多只是聊備一格,填點空間而已。

     其實,新聞報導的本質與科學報告不見得有太大的不同;一篇稱職的新聞報導,必須讓讀者曉得什麼人在什麼時候、什麼地點做了什麼事,如果能再加上前因後果,就更完美。同理,一篇完整的科學報告首先會告訴讀者為什麼要做這項研究,也就是指出問題所在;接下來依序是研究的方法、結果以及討論,也就是該研究是如何進行、得出什麼發現,以及對原始問題有什麼樣的答案或解釋。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kype公司計劃在美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籌資1億美元,可望成為今年美國科技業的IPO盛事。(彭博資訊).jpg 

網路電話業者Skype公司9日提出申請,計劃在美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籌資1億美元,可望成為今年美國科技業的IPO一大盛事。

總部在盧森堡的Skype向美國證券交易管理委員會(SEC)申報的資料顯示,該公司計劃發行1億美元的美國存託股票(ADS),於那斯達克(Nasdaq)掛牌上市,並由高盛集團、摩根大通銀行及摩根士丹利公司負責承銷。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特立獨行的左翼學者賈德〉(見圖,美聯社).jpg 

筆者於今年三月三十一日專欄所介紹的〈特立獨行的左翼學者賈德〉,已在八月六日因肌肉萎縮症引起的併發症去世於紐約,終年六十二歲。賈德從病發到撒手,約兩年時間,學術界和知識界從此失去了一位頭腦最清楚、學問最淵博、立論最犀利的史學家兼公共知識分子。

     賈德(Tony Judt)於一九四八年生在倫敦的一個左翼猶太家庭,二十四歲即獲劍橋大學歷史博士。他的博士論文和研究領域以法國近代政治史、思想史和文化史為主,因此他精通法文。年輕時,父母親鼓勵他到以色列參加猶太復國運動,一連幾個暑假在以色列鄉間合作農場(kibbutz)打工,貢獻心力。一九六七年六月戰爭期間,他志願當司機和譯員,但在戰爭結束後,他看到了以色列的傲慢與自大,也進一步認識到猶太復國主義(Zionism)的缺失和以色列對猶太人本身,對巴勒斯坦地區、對巴勒斯坦民族以及對整個中東的負面衝擊。多年後,他先主張猶太人和巴勒斯坦人各自建國,後來改為這兩個民族應一起建立一個國家,他認為只有這樣猶太人才不會欺負巴勒斯坦人。但有很多猶太知識分子和政客批評他的建議為「書生之見」。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