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longnews@gmail.com



國防部支援的民視《新兵日記》暴紅,讓國軍形象提升,圖為劉香慈在《新兵日記》演正妹士官長,性感尺度只能適可而止。(粘耿豪攝).jpg 

正在民視播出的《新兵日記》電視劇,由於收視屢破記錄,最近成為娛樂圈和網路上的熱門話題,甚至演變為某種流行次文化的社會現象,許多人更好奇「軍教片」為何復活且翻紅的原因。

     但今時今地,所謂「軍教」,未免太過沉重而不切實際;在民主多元的社會裡,「軍」或者有,「教」又所為何來?何能致之?尤其是在軍中弊案頻傳,徵兵制在四年後即將全面改為募兵制的氛圍中,以一般人服役的軍中生活為題材的戲劇,竟能大受歡迎,必然有其值得探討之處。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海軍少將楊毅(見圖)7月31日在《環球時報》撰文,強調中國的國際角色正在發生重大變化,需要在政治、經濟、文化、外交、軍事等諸領域以新姿態扮演「全球角色」。(何明國攝).jpg 

中國海軍少將楊毅7月31日在《環球時報》撰文,強調中國的國際角色正在發生重大變化,需要在政治、經濟、文化、外交、軍事等諸領域以新姿態扮演「全球角色」。

     從某一角度來看,中國外交在新格局下有新思維,不再做個旁觀者,而要積極全面地介入,以維護國家利益,這自然是正確的。但如何一方面做到理直氣壯,能以具體政策維護國家立場,另一方面又能繼續持盈保泰,避免虛耗國力,可能更應該是中國現階段應有的戰略思維。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海軍少將楊毅(見圖)7月31日在《環球時報》撰文,強調中國的國際角色正在發生重大變化,需要在政治、經濟、文化、外交、軍事等諸領域以新姿態扮演「全球角色」。(何明國攝).jpg 

中國國防部發言人在八一建軍節前夕,發表了「兩岸可以討論撤除飛彈」的談話,這番談話雖然是被動回答記者提問,卻是中國官方首次公開談及,意義非凡,台灣方面謹慎回應,理所當然,但既然對方已經揭開手中的牌,就應該多方面考慮這個問題。

     撤飛彈,當然因為自簽署ECFA以來,兩岸關係逐步改善的氣氛,但是也有國際情勢的大氣候變化的醞釀;北京提出撤飛彈,是有多層次的目的,在對台方面,贏得台灣民眾的好感,過去無論民進黨政府或是國民黨政府,都強調飛彈部署不斷增加,代表中國不放棄以武力解決,現在簽署ECFA後,兩岸關係「先經濟、後政治」,大陸宣布願意撤飛彈,是爭取台灣民心,替政治談判增加誘因。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