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漢走路 - 機率如何左右你我的命運和機會.jpg 

ㄧ個新經濟時代的誕生,從來不是在資本市場中孕育,而是在狂想、摸索、失敗、再站起的歷程中完成。10年前,那斯達克崩盤,人們懷疑新經濟的力量;10年後,從搜尋資訊、購物、理財到娛樂,網路全方位地滿足了人們日常生活的大小需求。

數位時代(4).jpg 

「這一切都得從長遠來看。」(It's all about long term.)全球最大電子商務公司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如是說。十年前,美國那斯達克崩盤,網路公司經歷巨大的動盪洗禮,「新經濟是否是上帝開的一個玩笑?」許多人懷疑著,但也有許多人堅持信念,相信網路的力量走了過來,貝佐斯是其中之一。他對了!

 

翻開財報,走過網路泡沫低潮的亞馬遜,二○○二年營收為三十九億美元,但○九年營收為兩百四十億美元,成長五倍之多;從股價看,一九九七年亞馬遜在那斯達克上市時,一股為十八美元,而現在一股高達一百三十五美元,是奇異(GE)公司的六倍。「人們總是在嘗試新的方向時,會過度在意失敗。但是如果失敗可以帶來日後的成功,那失敗的代價其實很低,」貝佐斯說。

 當年網路股災時,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曾評論:「一個新經濟的型態,沒有十年,無法成型。」 十年時間,創業家的熱情其實並未消退,但比起十年前,他們更務實地把創意當做事業來經營,而不是如當年杜拉克嚴厲的評論,「許多網路創業家不是在創立一個企業,而是在玩一場股票市場的豪賭。」

 事後檢討,很多人把網路泡沫歸因在無知的瘋狂,但持平而論,這些公司距離成功並沒有想像的遙遠,甚至當年網路創業的前輩已經改變了商業的面貌。只是有些公司的商業模式不夠周延,抑或只是單純時運不好。

 失敗後的學習

 很多事後被證明具有可行性的產品策略,在當時是因為環境、技術尚不成熟的因素而早夭。像PointCast這個推播服務的鼻祖,一九九六年推出之際,便以其免費服務和豐富的內容贏得好評,也快速累積用戶人數。只可惜當時電腦處理器的速度太慢、頻寬消耗過大,加上一時又難覓商業利益,這才使得PointCast消逝於茫茫網海之中。

 然而若是在行動網路便捷的今日推出類似服務,輔以手機介面的推播服務,並結合準確的位置情報資訊,將很有機會獲得廠商的青睞,進而開闢出一片寬廣的藍海。例如最近頗受到歡迎的Foursquare和Gowalla,其實也就是鎖定人和社群、場所的關係,進而期待從內容服務中獲得信賴和新價值。

 

這些是學習,也是成長。一個充滿活力的社會,並不是向後看,而應該是向成功的模式看齊。現在沒有人會懷疑網路經濟,但更多的關愛眼神,卻在尋覓還有哪些賺到錢的新方法?

 

擁有一個創業的好點子,可能不足為奇,因為和你有同樣想法的大有人在,甚至還有人動作更快地把點子做出來!但若能創造一個可行的商業模式,或者就持有邁向成功的一張門票。

 

商業模式之所以重要,並不單單因為它涉及獲利的來源,更在於企業要能夠將行銷、業務、研發、客服和管理等因素考慮進去,並設身處地為客戶設計出最合乎需求的商業價值鏈。

 

設計符合需求的價值鏈

 

Google就是個好例子。除了營運全球最大的搜尋引擎,近年來也致力於提供包括電子郵件、影音分享、文書處理、地圖、翻譯和社群服務等產品,而且大多數的服務都是免費的。在網路服務獲得成功後,也開始把觸角延伸到Chrome瀏覽器、Android手機平台和Google 應用服務(Google Apps)等不同領域。

 

憑藉搜尋引擎掌握了全球的資訊動態,Google也很了解用戶在想什麼,卻不把資訊侷限在有高牆的花園內,反而大方提供各種資訊服務,讓用戶自動成為粉絲,進而獲得信任和關注這兩大無形資產。

 

但是Google從來不會強迫用戶在享受便捷服務的同時,去思索付費的事情,除了自己心甘情願去點選廣告;或是你太習慣、依賴Gmail的服務,七GB的信箱已不敷使用,願意花區區五美元換得更大的使用空間。

 

O八年被《富比士》(Forbes)雜誌選為八位創投潛力新星之一,曾投資包括Twitter、Digg的美國創投業者梅波(Mike Maples),在今年二月一場演講中提到,在網路和軟體的世界裡面,「一點點的關鍵資源,就能夠創造出驚人成績。」他提醒對網路經濟有興趣的人,應該要把自己想做是怪獸酷斯拉(Thunder Lizard),「一開始可以小小的做,但記住創意想法一定要能改變遊戲規則,並主導世界(Crush the competition and dominate the world)。」

 

就是要與眾不同

 

梅波指出,一個好的商業模式,不見得是已經存在的可見大市場,但是絕對要可以用邏輯去推測它能夠成長到多大,Google的關鍵字廣告、iPhone的應用程式商店就是例子。因此一個有吸引力的商業模式,絕對不要在原有的服務上做改善,而是要全然地與眾不同(Different, not better),「當你真正不同時,就會吸引到一批潛在的死忠擁護者,」梅波說。

 

以亞馬遜為例,它以網路書店為起點,先是橫向發展產品類別,把自己從書店變成綜合商城,然後再把商務平台向外開放,變成網路IT服務供應商。它也沒忘了起家的書籍販售核心,近年積極往上下游擴散,從作家經紀到硬體閱讀器,開展數位閱讀新時代。在中國發跡的盛大,同樣也是先抓住遊戲的內容本質,再透過版權保護來建立進入障礙。

 

無論是Google、騰訊這些既有的大型網路公司,抑或是Zynga、Twitter及Wolfram Alpha等新興勢力的崛起,這些企業最大的特色,不但在資訊技術上推陳出新,營運策略也比網路泡沫時期的前輩,更懂得穩健經營的道理,並善於運用來自使用者的力量。

 

善用群眾的力量

就像Facebook發出邀請,尋找可協助中文化做得好的義工加入它們的行列。搭著Facebook熱的遊戲開發公司Zynga,打破過去必須花長時間才能享受線上遊戲的規則,在社群互動的基礎上,開發出只要「花三分鐘就上手,五分鐘也可暢玩」的網頁式遊戲,讓它們成立僅兩年的時間,就賺到了一億美元。

 

這些成功模式本身或許難以模仿,但分析這些公司如何發現、思考並落實市場需求,有助於找到自己的競爭優勢。

 

O七年時,貝佐斯在全球跨界智庫組織TED(Technology、Entertainment、Design)年度大會上曾說過這樣一段話,現在來看仍值得玩味:「如果想到美國淘金熱,那你現在會非常沮喪,因為最後一塊金子也早已經被淘走了。但是對創新而言,它並不會被用完。每一件新的事物,都能夠產生兩個嶄新問題和兩個嶄新機會。」

 

從頻寬到速度再到裝置,網路基礎建設(Internet)已經達到一定水準,如今就等更多創新應用來徹底改變人類的生活。現在讓我們再一次發現商業模式的價值與力量。

【更多內容請見《數位時代4月號/2010 第191期

麗莎和卡斯柏:生日禮物惹麻煩.jpg 

look400200.jpg 

Jeff Bezos.jpg 

 

★(Jeff Bezos): 網路天下第一店Amazon【2010-03-06 工商時報 】

如果你要當開拓者,就得在被人誤解的情況下還覺得自在。

     If you want to be a pioneer, you have to be comfortable being misunderstanding.

     -Jeff Bezos

     天下第一店,On Internet!

     15年前,30歲的Jeff Bezos(貝佐斯),普林斯頓高材生在曼哈頓一棟避險基金的39層樓高的辦公室,他坐在電腦桌前,剛剛萌芽的網路世界帶給他極大震撼。他發現,網路使用率正以每年高達2,300%的速度在成長。怎麼樣才能在網路空間創造無窮的商機?他得到結論,網路創造的價值正在催生出一個全新的消費和經營模式。

     就這樣,貝佐斯得到好友的支持和父母30萬美元退休金資助,於1995年成立了象徵南美洲寬廣無際的流域的亞馬遜網上書店。儘管網路世界歷經無數次的泡沫化和ups and downs,15年來,亞馬遜依舊是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網站,而它的發展歷程也成為網路上最著名的經典。

     One day in 1994 Bezos, a Princeton-educated financial analyst, was sitting at his desk at the Manhattan hedge fund D.E. Shaw when he noticed a shocking statistic: The number of users of the newly commercialized Internet was growing at the rate of 2,300% a year. On a cross-country trip with his new wife a bit later, he concocted a business plan for an Internet company that would sell books. With angel investments from family and friends, he launched his startup in 1995 from Seattle, evolving it from a bookseller to the world's biggest online retailer, period.

     貝佐斯的電子商務觀點是:「現實世界的商店的成敗關鍵是地段,地段,地段;而對於網路經營來說最重要的是技術,技術,技術。」這個基本概念從亞馬遜公司誕生之日就不斷地被強調,現在的亞馬遜,早已不是一家純粹以出售書籍和CD為主的在線零售商。亞馬遜正透過技術,以空前的速度轉變成為一家技術公司。

     The three most important things in retail are 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 The three most important things for our consumer business are technology, technology, technology. That's what takes the place of real estate in our business.

     Kindle根本不讓讀者發現這是本「電子」書

     透過技術,用最佳的消費模式將商品移轉到顧客的手中,是貝佐斯最擅長的事。3年前亞馬遜推出了Kindle(點燃),從無到有開拓了一個全新的電子閱讀市場。在美國新聞周刊Newsweek的專訪中他說,要做到跟紙本書籍一樣,甚至還能提供紙本書籍做不到的,他想的不是如何讓硬體功能更強,而是簡化功能,讓讀者不要發現這是一本「電子」書?3個步驟,貝佐斯讓Kindle電子書不那麼「電子」。首先,內容要「豐富」。他和出版社一家一家談電子版權,在content is king的時代,一次到位。再來,從蘋果電腦挖角團隊,成立Lab126設計公司,「模仿」實體書。最後,他把無線傳輸技術整合到Kindle,省去電腦連線才能下載的麻煩。

     推出Kindle,有些人覺得亞馬遜太躁進。但是亞馬遜天生是個賭徒,總喜歡玩大的。貝佐斯說,「人們總是在嘗試新領域的時候,過度誇大失敗後果。事實上,失敗沒有這麼貴,它就是工作的一部份。」

     “People overemphasize their failures when trying something new. Actually failure is not that expensive and it's part of work.”

     每本書在Kindle上的價格是9.99美元。收入固然可觀,但發展電子書更根本的原因是:「內容」是電子閱讀領域擁有最大發言權的地方。作為一個電子商務龍頭,它與眾多出版社、書商維持良好互動,此優勢再加上Kindle殺手鐧「無縫下載」(60秒內用戶可快速下載),當年一舉讓最早進入市場的SONY灰頭土臉。

     當Apple對上Amazon

     Kindle電子書帶動全球科技界新一波重心的移轉,科技公司紛紛從原來相對獨立的市場開發轉移至業務的交融競爭─自Google與蘋果正面交戰後,現在,亞馬遜也撞到了蘋果。

     蘋果的iPad上市,市場掀起一場混戰,iPad殺進電子閱讀領域,以文字、視訊、聲音等「巨無霸的閱讀」,全面圍攻Kindle的單一。有人說,2010年是電子書市場一個重要分水嶺,越來越多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新產品報到,消費大眾有更多樣的選擇,而電子書也將在2010年成為真正「流行」的消費電子市場。

     Amazon的挑戰才剛開始。針對Kindle,蘋果的賈伯斯曾說,人們不讀書了,Kindle注定失敗。高手過招,都是最精采的,你看看貝佐斯怎麼接招:

     Steve Jobs once predicted Kindle would fail because “people don't read anymore.”

     Well, I believe that reading deserves a dedicated device. For people who are readers, reading is important to them. And you don't want to read for three hours on a backlit LCD screen. It's great for short form. This is a really important point-that we humans co-evolve with our tools. We change the tools, and the tools change us, and that cycle repeats. For the last 20 years network-connected tools like smart phones, BlackBerrys, and desktop PCs connected to the Internet have been shifting us as a civilization toward short-form reading. I love my BlackBerry. It's great for reading e-mails. Same thing with my desktop computer. I'm very happy to read short articles, blog posts. But I don't want to read a 300-page book on my computer. And so what Kindle is doing is it's bringing the convenience of wireless connectivity to long form. I believe that we learn different things from long form than we learn from short form. Both are important. If you read The Remains of the Day, which is one of my favorite books, you can't help but come away and think, I just spent 10 hours living an alternate life and I learned something about life and about regret. You can't do that in a blog post.

     〔貝佐斯名言錄〕

     1. 這一切都得從長遠來看。

     It's all about the long term.

     2. 我們不會說我們「長程」策略是對的,我們只說這是我們的策略。

     We don't claim that our long-term approach is the right approach. We just claim it's ours.

     3. 關鍵就是找到你認為真正重要的事情,然後聚焦。

     The key is to pick up things that you think are really important, and then focus on them.

     4. 如果你的股價在這個月上升了30%,拜託不要認為你自己也多了30%的聰明。

     If the stock is up 30% this month, please don't feel you are 30% smarter.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碧琴司の 的頭像
    碧琴司の

    ✍ 碧琴司の →ße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