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longnews@gmail.com



0010477963.jpg 

最近中國政府高層針對經濟「高增長」現象,接連提出了「反思」性質的論述,咸認為經濟規模的高速度擴張,在當前已非最重要的事項。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多年來一昧追求GDP持續高速增長的施政取向,似乎已走到頂,接下來將作大幅的改弦更張,以使經濟發展的目標,從求取「數量擴充」轉為「質量提升」。其實這本是中國實行改革開放30年獲致豐厚成果後,所必須採取的「轉軌」行動。只是,由於各個地方政府有著根深蒂固的「GDP狂熱症」,且其一時難以消退,中國中央當局非拿出強力手段來加以整治不可。

     關於上述的「反思」性論述,最具代表性的有兩項。一是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說,為了實現當局預設的「節能減碳」目標,中國不惜以犧牲經濟增長率為代價。二是中國中央銀行行長周小川說,中國央行當前很難同時實現「保持經濟增長」與「維持低度通膨」的雙重目標。他是在暗示說,一旦通貨膨脹高到無法忍受,中國央行將被迫調高利率,到時經濟的高速增長即無法保證持續下去。這兩項談話,對當前大江南北到處在熱炒GDP增長率的情況,實是一大棒喝。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綁必勝頭巾吃苦當吃補▲台灣補習風氣由來已久,在升學主義的壓力下,學生在補習班苦讀,度過苦悶的日子。(本報資料照片 黃國書攝).jpg 

補教名師的緋聞事件引發外界矚目,也意外引爆補教界的惡鬥角力,其實,台灣補習風氣由來已久,在升學主義的壓力下,學子熬夜K書,不少學生曾在國四班和大學重考班過著暗無天日的生活。K書苦讀的日子,也是人生苦悶的日子。

K書保位戰在台灣補習風氣盛行的年代,就連報名補習班都要排隊畫位,形成台灣另類的教育奇景。還有人將組合座椅帶到現場,邊休息聊天邊等候。(本報資料照片 王錦河攝).jpg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50px-Mitford_sisters.jpg 

米特福德家族(Mitford Family)是廿世紀最受爭議、最吸引英國媒體的話題之一。米特福德家的六姊妹在二戰前後,不僅引領倫敦上流社會時尚,風騷英倫社交圈,六姊妹人生旅程,在大時代滾滾紅塵下,令人唏噓不已。

     英國《泰晤士報》曾如此速寫米特福德六姊妹,「南茜小說家、潘蜜拉陶藝鑑賞家、黛安娜法西斯主義、優妮蒂希特勒愛戴者、潔西卡共產黨、黛柏拉德文郡公爵夫人。」

碧琴司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