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上周提到剛剛過世的前駐荷蘭代表施克敏,是台灣民營報紙派駐美國的記者先驅之一,如以省籍而論,他是台灣人當駐外特派員的第一人。中國新聞媒體開始派遣記者常駐海外是二戰時期的事,中央社於上世紀四十年代初在華盛頓設立辦事處,首任主任是陳亦(新聞界聞人董顯光和魏景蒙先後的女婿),此人是華府鄧巴頓橡樹園(Dumbarton Oaks)會議(討論成立聯合國)中國代表團的發言人,把消息洩漏給《紐約時報》的雷斯頓(James Reston),使雷斯頓獲得普立茲新聞獎。
繼陳亦為中央社華盛頓辦事處主任的是盧祺新(David Lu),此人是美籍華人,但那時中國人在美國沒有地位,很難出頭,故多選擇回中國受教育,因此盧祺新畢業於燕京大學,和盧情形相似的還有宋德和(Norman Soong,生於夏威夷),湯德臣(生於馬來西亞)等,他們都畢業於燕大,然後負笈密蘇里新聞學院深造,和他們先後在密蘇里同學的還有沈劍虹(中華民國最後一任駐美大使)、高克毅(名翻譯家和美語大師)、吳嘉棠(香港英文虎報總編輯)等人。 盧、宋、湯三人都服務於中央社,英文一流,宋德和擔任過《紐約時報》駐華攝影及文字記者,湯德臣曾譯王家棫(已故的中央社副社長)所著《帝王生活》一書為英文,博得林語堂的讚美,台北一度考慮請湯譯《蔣總統秘錄》(日本《產經新聞》連載)為英文,後因張純明(前駐聯合國副代表)捷足先登未果。